《杂咏十三首·其十》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杂咏十三首》中的第十首。诗中以“材大难为用,心高不易招”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大才难以施展,高洁的心志不易被接纳的社会现象。接着,“穷通各有为”,指出人生的顺境与逆境各有其存在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作为。“岂独会稽樵”,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比大材与小用、高心与不遇,以及顺境与逆境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人才价值被忽视、个人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多样性和命运无常的接纳与理解。诗风深沉,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本质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征上萧督府
位以当枢重,权应画阃分。
中坚蟠地轴,上将动天文。
藩臬资英略,河山静沴氛。
输红赢楚庾,贾勇尽狼群。
战舍戈回日,炎峰阵抱云。
金汤从所恃,玉石戒俱焚。
东市尸元憝,南陬慰圣慬。
忠襄邕管望,武穆贺州闻。
六月周师戢,三农汉诏云。
旗牌催讯捷,笳鼓犒精勤。
时雨沾烦槁,王风播德芬。
光于萧相国,庸是马将军。
礼乐行将作,乾坤化正欣。
韶弦堪一奏,黧首仰迎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