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王寂所作的《伯起善用强韵往复愈工再和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耽诗”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深深热爱与追求。接着,“窃比城南杜”,诗人自谦地将自己与唐代大诗人杜甫相提并论,显示出他对杜甫诗歌的敬仰之情。“寄傲真同柱下周”,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如同在柱下闲坐,远离尘嚣,心灵得到了真正的寄托。
“花底最宜文字饮”,诗句形象生动,描绘了在花丛中品读诗歌的美妙情景,仿佛是在花香与文字的交融中,享受着精神的盛宴。“不须羯鼓打梁州”,则以羯鼓声的喧闹反衬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暗示了通过诗歌的品读,能够达到心灵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巴东之西近江有夫子洞亦曰圣洞巫山县有孔子泉说者谓旱而祈则应泉旁之民虽童子皆能书夫子胡为洞于此且有泉耶诗以辨之
夫子道不行,尝欲居九夷。
乘桴浮于海,从者其为谁。
历聘尝之荆,岂亦游坤维。
有洞巴峡间,人言幽更奇。
云深不可见,奥处那容窥。
圣人肯巢仙,兹名良可疑。
吾道其非耶,聊将友鹿麋。
巫山亦有泉,可饮仍可祈。
泉旁都几家,聪慧多奇儿。
父兄傥知教,圣门皆可归。
我来不及饮,清兴随泉飞。
宁比盗与贪,闻名使人嗤。
禹穴会稽阴,尧山番江湄。
流传虽失真,未敢以为非。
鲁人轻东家,秦人燔书诗。
兹俗圣夫子,吾何敢夷之。
《巴东之西近江有夫子洞亦曰圣洞巫山县有孔子泉说者谓旱而祈则应泉旁之民虽童子皆能书夫子胡为洞于此且有泉耶诗以辨之》【宋·王十朋】夫子道不行,尝欲居九夷。乘桴浮于海,从者其为谁。历聘尝之荆,岂亦游坤维。有洞巴峡间,人言幽更奇。云深不可见,奥处那容窥。圣人肯巢仙,兹名良可疑。吾道其非耶,聊将友鹿麋。巫山亦有泉,可饮仍可祈。泉旁都几家,聪慧多奇儿。父兄傥知教,圣门皆可归。我来不及饮,清兴随泉飞。宁比盗与贪,闻名使人嗤。禹穴会稽阴,尧山番江湄。流传虽失真,未敢以为非。鲁人轻东家,秦人燔书诗。兹俗圣夫子,吾何敢夷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467c698b1d0598848.html
夜泊萧山酒醒梦觉月色满船感而有作
候届星虚午夜凉,更堪停棹水中央。
短篷破处漏明月,归梦断时思故乡。
客里未忘诗酒趣,老来厌逐利名场。
明朝又向钱塘去,十里西风桂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