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慈显老为众行化且示近所写真戏题五绝就作画赞·其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幽默的对话,展现了对艺术与修行的深刻见解。诗人以“殿中泥佛”和“堂上禅师”的形象入笔,巧妙地将佛像与禅师的画作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对比。泥佛与禅师的“丹青”形象,既是对艺术作品的赞美,也是对修行境界的一种隐喻。
接着,诗人通过“笑我形骸枯木样,无禅无佛太粗生”这两句,表达了对自身存在状态的反思。这里的“形骸枯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认为的空洞与无意义,而“无禅无佛”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存在的虚无感。通过与佛像和禅师的对比,诗人似乎在探讨艺术与修行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追求精神超越过程中的自我认知与反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通过对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对比,探讨了存在、意义与修行之间的复杂关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