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求不可求,见迹不寻牛。
迹在牛还在,不求何自休。
这首诗名为《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六)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的作品。诗中以寻找牛的踪迹为喻,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
"声求不可求,见迹不寻牛",这里的"声"可能象征着虚幻的追求或欲望的声音,"不可求"暗示这些难以真正得到;"见迹不寻牛"则强调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即看到牛的足迹就以为能找到牛本身。
"迹在牛还在"进一步说明,虽然足迹存在,但牛并未因此被束缚,它依然自由自在;"不求何自休"则劝诫人们,如果停止追求,不刻意寻找,反而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揭示了佛教中关于"空性"和"放下执着"的思想,鼓励人们超越表象,直指事物的本质,达到内心的解脱。
瑟瑟西风泛楚蘋,怀人秋色一番新。
烟霞共老惟须醉,兄弟相过莫厌频。
芳佩葳蕤兰九畹,雄心潦倒酒千巡。
紫霞仙侣今投辖,与尔同浇万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