齁齁自成腔,兀兀更有味。
息疏疑暂醒,气窒还扶醉。
儿童欲恼翁,摇膝问某字。
何曾逢曲车,流涎已沾袂。
百六(bǎi liù)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百怪(bǎi guài)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奇怪现象或怪异的事物。
不遂(bù suí)的意思:事情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式或计划进行,不顺利。
不省(bù xǐng)的意思:不省指不省事、不省心,形容事情麻烦、不容易处理。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差异(chā yì)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差距或不同。
嗔嗔(chēn chēn)的意思:形容生气或不满的样子
点头(diǎn tóu)的意思:点头是指向下轻轻地抬头,通常表示同意、赞同或打招呼。
短长(duǎn ch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长度短或长。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佛祖(fó zǔ)的意思:佛教中的祖师、创始者。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华胥(huá xū)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仙境,也用来形容美好而遥远的地方。
混沌(hùn dùn)的意思:混沌指的是事物杂乱无章、缺乏秩序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混乱、困惑或无序的局面。
开口(kāi kǒu)的意思:指开口说话或开口要求。
瞌睡(kē shuì)的意思:指因困倦而想睡觉
流涎(liú xián)的意思:流口水,形容非常喜爱、渴望。
拍手(pāi shǒu)的意思:拍手是指用手掌相互碰击发出声音,比喻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赞赏或喜爱。
譬若(pì ruò)的意思:类似于,比喻为
曲几(qǔ jǐ)的意思:形容数量不多,只有几个。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伸手(shēn shǒu)的意思:伸出手来。比喻向别人要东西或索取财物。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手扇(shǒu shàn)的意思:手扇是指用手持着的扇子,比喻掌握在手中,可以任意支配和运用。
兴替(xīng tì)的意思:指兴盛和衰落的交替变化。
言下(yán xià)的意思:言语中含有深意,不直接明言,而是通过暗示、隐喻等方式表达。
一答(yī dá)的意思:形容回答非常准确、一针见血。
阴天(yīn tiān)的意思:指天气阴沉,云层密布,阳光不明显的天气状况。
应人(yìng rén)的意思: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人物作出相应的反应或处理。
有味(yǒu wèi)的意思:形容事物具有特殊的风味、韵味或趣味。
杂然(zá rán)的意思:混杂在一起,杂乱无章
三百六十日(sān bǎi liù shí rì)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比喻非常长久或永久。
这首宋代罗椅的《瞌睡诗》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困倦不堪的状态。首句“瞌睡从何来,譬若风雨至”形象地比喻困意如同风雨般突然袭来,生动贴切。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曲几不待凭,虚棂那暇寄”描述诗人连坐直都感到困难,更别提透过窗户欣赏景色了。
诗人用“应人眉强撑,伸手扇已坠”形容自己努力保持清醒,但连手中的扇子也无力支撑。他幻想进入梦境中的华胥国,寻找混沌帝,表现出对睡眠的向往。诗中“齁齁自成腔,兀兀更有味”描绘了熟睡时发出的鼾声和沉醉其中的乐趣。
诗人甚至在孩子摇动膝盖询问时,只能含糊回答,旋即又陷入梦乡,展现出困倦到极点的状态。孩子们的笑声和诗人的反应形成对比,显示出诗人对日常琐事的无奈和对睡眠的渴望。最后,诗人以“何曾参佛祖,先会点头意”自嘲,表示自己连最基本的清醒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参禅悟道了。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长时间睡眠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调侃,富有生活情趣。
寒浦藏烟,小桥堆絮,人与花分清淡。
竹压低梢,松培老干,簌簌琼英霏霰。
才试着花气,早望见、朱栏一半。
若非群玉山头,月明林下香散。可是汉家宫苑。
又不似唐昌,树底忽见。
黄鹤楼中,玉门关外,休付笛声吹怨。
留待东风至,却还怕、绿阴争暖。
笑捻花枝,归来香满庭院。
乍试春衫,问人宜称,侧转腰身。
怕油侵燕尾,承云样巧,钗盘鸦翅,半臂红湮。
羞际难回,嗔时别坐,轻拍频摩要倍温。
窥私浴,见肤光占烛,面觑无因。内人破睡伤春。
向周昉图中写欠伸。
记被池寒入,妹匈牢拥,枕棱香逼,郎手时循。
下砌寻花,入帘避客,去处风流一样匀。
横陈夜,羡筑脂刻玉,方后尤珍。
看遥遥北渚,潋滟清光,炎蒸不到。
绿舫轻摇,向绿杨停棹。
红藕香中,开怀散发,好临波长啸。
语向奚奴,清闲执事,笔床茶灶。
试望蒹葭,离披湖上,荷叶荷花,亭亭窈窕。
沙鹤溪禽,劝擎杯一笑。
不用弹弦,何须吹管,听渔家小调。
落尽红轮,疏萤几个,又来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