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蛇不蛰,洳泽鸟犹攒。
渭渠还积水,滮池更起澜。
繁云(fán yún)的意思:繁云指的是密集的云层,形容天空阴沉、乌云密布。
膏雨(gāo yǔ)的意思:指雨水丰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积水(jī shuǐ)的意思:指因雨水长时间不排除而形成的水积聚的现象。
洁诚(jié ché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思想纯洁。
荆璧(jīng bì)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
流膏(liú gāo)的意思:形容极其富有。
龙蟠(lóng pán)的意思:形容山势、河流等蜿蜒曲折,如龙蛇盘旋。
祁寒(qí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
上帝(shàng dì)的意思:指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
蔬食(shū shí)的意思:指吃素食,不食肉食。
望祀(wàng sì)的意思:望祀是指祈求神明保佑或者追思故人时,向神像或者遗像行礼祭拜。
忘餐(wàng cān)的意思:指因过于专注或忙碌而忘记吃饭。
文衣(wén yī)的意思:指装饰华丽的衣服或外表。
享上(xiǎng shàng)的意思:指享受到高位、高官、高禄、高爵、高薪等,并得到相应待遇。
阳山(yáng shān)的意思:指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被困难所压倒。
浴兰(yù lán)的意思:指用花香洗浴,形容环境优雅、清新宜人。
岳立(yuè lì)的意思:指挺立如岳山般高大、威严的形象。
云兴(yún xīng)的意思:形容事物迅速兴起、蓬勃发展的样子。
暂息(zàn xī)的意思:指暂时停止或中断某种活动或行动。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面对干旱时的虔诚与希望。首联“阳山蛇不蛰,洳泽鸟犹攒”,以自然界的反常现象来暗示旱情的严重,蛇不冬眠,鸟儿聚集,都是对干旱环境的直接反映。接着,“暂息流膏雨,将似怨祁寒”则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寒冷天气的不满,似乎在说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比这无尽的干旱要好。
“文衣夜不卧,蔬食昼忘餐”,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状态来表达对干旱的担忧,夜晚无法安睡,白天忘记吃饭,这种极端的状态反映了干旱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接下来的“洁诚同望祀,惟馨等浴兰”则展现了人们在干旱面前的虔诚态度,他们通过祭祀祈求雨水的到来,如同沐浴兰花般纯净的心愿。
“江苹享上帝,荆璧奠高峦”,这里使用了古代祭祀的仪式,以江边的野草和荆楚之地的美玉作为祭品,向天神表达敬意和祈求。最后,“繁云兴岳立,蒸穴动龙蟠”,描绘了云层聚集,仿佛山岳耸立,地下的蒸气使得龙在地下盘旋,预示着雨水即将来临,充满了希望的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干旱的深切忧虑,也体现了人们在困难面前的坚韧与希望,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祈求。
山回路疑绝,林深秘岩扃。
凿翠出金碧,开轩列云屏。
希有昔成道,久矣斯岩灵。
法定卧苍壁,白日穿空明。
令威指泉窦,一凿秋寒澄。
定水供万众,不缩亦不盈。
如公禅宗秀,于世本无营。
聊为出山云,乘风无纵横。
坐令多宝藏,百神转雷霆。
夜月啸彫虎,玉匣开晶荧。
笑指八解池,外流中不倾。
何必空山雷,始悟物我情。
人生本自得,苦为百虑疚。
穷年灯火窗,郁没令人瘦。
方春万物作,欣欣共晴昼。
步履聊出郭,疏散忘隘陋。
当时二三子,来往心疏透。
欢然共携手,住处同一簉。
弱柳分已绿,小桃红欲溜。
细草软宜籍,急流清可漱。
杯倾野桥边,酒从村店售。
脱帽看晴云,击木杂鸣咮。
或静欲寂默,或狂忽腾蹂。
野老愕僵仆,村童怪惊走。
恐是天上仙,无乃人间秀。
潇洒羲皇上,磊落汉庭右。
日暮欲返步,已行更引脰。
此会得真率,他时涣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