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江豚(jiāng tún)的意思:比喻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怒潮(nù cháo)的意思:形容愤怒激烈如潮水般涌动。
篷窗(péng chuāng)的意思:指窗户上的篷子,比喻人的心机和阴险狡诈的本性。
涛声(tāo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如波涛般汹涌澎湃的声音。
天边(tiān biān)的意思:指远离自己所在地点的地方或事物。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浦江边待渡时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动态与静态的交织,以及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
首句“出没江豚拜碧澜”,以灵动的笔触描绘了江豚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出没嬉戏的情景,仿佛它们在向清澈的江水致意,赋予了江面一种生机与活力。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江豚的形象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次句“篷窗薄暮倚阑干”,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自己。黄昏时分,诗人独自坐在篷窗之下,倚靠在栏杆上,眺望着远方。这一场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通过“薄暮”和“倚阑干”的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沉醉。
第三句“怒潮忽向天边起”,笔锋一转,描绘了江面突然涌起的汹涌波涛,仿佛从天边而来,气势磅礴。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力量的壮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或许是对未知的期待,或是对变化的感慨。
最后一句“一夜涛声枕上寒”,将诗人的感受推向高潮。夜深人静之时,涛声依旧不绝于耳,仿佛在耳边回响,带来一丝寒意。这里的“寒”字,既指自然界的寒冷,也可能暗喻诗人内心的某种情绪,如孤独、忧虑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