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太 清 阁 明 /黄 克 晦 山 下 看 山 半 在 天 ,山 巅 高 阁 更 堪 怜 。四 更 海 日 生 檐 瓦 ,六 月 林 风 飒 绮 筵 。空 外 白 飞 何 处 雨 ,掌 中 绿 绕 半 城 烟 。当 时 同 此 开 窗 坐 ,一 鹤 翛 翛 若 个 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檐瓦(yán wǎ)的意思:形容人的容颜或容貌美丽动人。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高阁(gāo gé)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力大,或者形容人远离尘嚣,生活清净。
个边(gè biān)的意思:个体的边缘或边界
海日(hǎi rì)的意思:海洋中的太阳,比喻非常辽阔的海洋或者无边无际的事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空外(kōng wài)的意思:指在天空之外,形容极远的地方或未知的领域。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绮筵(qǐ yán)的意思:绮丽华美的宴会。
若个(ruò gè)的意思:形容态度或表情冷漠、不在意的样子。
山巅(shān diān)的意思:山顶,山的最高处。
山半(shān bàn)的意思:山的一半,指山势的高峻险峻。
四更(sì gēng)的意思:指凌晨时分,即夜里三更之后的时刻。
一鹤(yī hè)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能力超群,远超过一般人。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克晦的《太清阁》描绘了一幅山中高阁的独特景象。首句“山下看山半在天”,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势之高,仿佛山的一部分已经升入云端。接着,“山巅高阁更堪怜”进一步强调了阁楼的地理位置,身处如此险峻之地,阁楼显得尤为惹人怜爱。
颔联“四更海日生檐瓦,六月林风飒绮筵”运用了对仗工整,形象生动。四更时分,海日初升,阳光透过阁楼的檐瓦洒落,而即使是炎热的六月,林间清风仍能吹过华美的帘幕,带来一丝凉意。这两句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以及自然景色的和谐共生。
颈联“空外白飞何处雨,掌中绿绕半城烟”则通过想象和比喻,描绘出云雾缭绕的奇幻景象。似乎远方有雨落下,形成一片白色的飞云,而近处则是绿色的树木环绕,半城都被轻烟笼罩,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尾联“当时同此开窗坐,一鹤翛翛若个边”回忆起过去与友人一同在此开窗赏景的情景,一只孤鹤悠然自得地飞翔,画面宁静而富有禅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整体来看,《太清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阁的环境,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展现出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交融,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情怀和对自然的崇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明叔同舟见别于永和
炮云忽作空中起,坐觉相顾移表里。
儿曹厌静欣聚落,数问篙师行几里。
人生到处如燕鸿,南北故怜无定耳。
有时相与说旧游,此味犹如蠹书纸。
秋风日夜催落水,我鬓半霜那足倚。
况堪忽忽新悼亡,忍并高山对流水。
陈侯于我四海人,气合能同旧州里。
向来风雨懒出门,今乃江程劳玉趾。
次韵王进之欲雪兼属林令
雨集疑为霰,云阴骤欲开。
共嗟三白晚,还是一年来。
令已忧民切,君当著语催。
不应浑似我,形槁亦心灰。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