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林巽甫观察维让》
《寄林巽甫观察维让》全文
清 / 杨浚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除夕枋桥夜,相邀共守岁

连云筑场,猫迎兼虎祭。

别后感书来,累多伤时势。

结轖使义衷,忽恸卜式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除夕(chú xī)的意思:

[释义]
(名)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构成]
偏正式:除(夕
[例句]
今天是除夕。(作宾语)

结轖(jié sè)的意思:指通过结交朋友、联合力量来共同达到目标或解决问题。

连云(liá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层连绵不断,一片接一片。

伤时(shāng shí)的意思:指因时机不对或时机已过而错失良机,从而遭受损失或失败。

时势(shí shì)的意思:指时代的潮流和趋势,也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环境和形势。

守岁(shǒu suì)的意思:守夜,守卫岁时不睡觉,特指除夕夜不睡觉,以祈求平安吉祥。

筑场(zhù chǎng)的意思:修筑场地,为某事做准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在枋桥边相聚守岁的场景,以及之后对友人林巽甫观察维让的思念之情。首句“除夕枋桥夜,相邀共守岁”点明了时间与地点,除夕之夜,人们在枋桥边相聚,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接着,“连云看筑场,猫迎兼虎祭”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人们在连绵的云彩下观看筑场活动,同时猫和虎也参与了祭祀仪式,增添了节日的神秘色彩。

接下来的“别后感书来,累多伤时势”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通过书信表达对时局的忧虑。最后,“结轖使义衷,忽恸卜式逝”则透露出对友人卜式的深切哀悼,结轖(古代丧葬用品)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与哀痛,使义衷(忠于道义的心志)则表达了对卜式人格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传统节日的欢乐氛围,更蕴含了对友情、时局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细腻情感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杨浚
朝代:唐

《全唐诗》收其《送刘散员赋得陈思王诗明月照高楼》诗1首,小传云为“贞观时人”。按此诗出《文苑英华》卷二八五。从同唱诸人事迹看,此诗应为隋时作。其人是否入唐,尚无确證
猜你喜欢

太常引·玉梅花底旧青灯

玉梅花底旧青灯。
照我鬓星星。
寒透远山屏。
无梦到、春垆酒瓶。
江空岁晏,路迷人远,消得几沉凝。
一夜玉壶冰。
又恼得、文园病成。

(0)

太常引·蓬壶阆苑景飘萧

蓬壶阆苑景飘萧。
青玉案、紫鸾箫。
五彩凤皇毛。
记曾览、彤廷秦韶。
夕阳回首,汉家陵阙,霜露满**。
说着旧游遨。
便想起、风流二乔。

(0)

摸鱼子 寒食雨中

倚阑干、暮云千里,天涯芳草凄楚。
**巷陌重门掩,何况满窗疏雨。
江上路。
又还见、黄金暗柳千万缕。
荒村岁序。
纵燕子新来,梨花未埽,好景自虚度。
江淹老,谁解重吟恨赋。
东风依旧南浦。
青灯店舍长安道,梦里翠屏朱户。
闲院宇。
怅犹记、佳人秉烛深夜语。
新诗漫与。
柰世事驱驰,流光荏苒,回首更延伫。

(0)

摸鱼子 甲辰季秋,与夏颐贞同在吴门,屡有

人罗仲达以节物为具,同席数人,意颇欢适。
乙巳九日,在九山之东泗水上,酒兰散步,夕阳依依,风在望,兴怀往事,不能无述,未知明年又在何处。
驹隙如驰,行乐能几,所谓难逢开口唉也记年时、满城风雨,姑苏台下重九。
客楼已办登临屐,曾为好山回首。
延伫久。
望翠壁嶙峋,闲却题诗手。
相逢野叟。
强笑折黄花,乱簪乌帽,来与共尊酒。
流光去,肯为闲人宿留。
惊心节序依旧。
西风只知么吹蓬鬓,病骨尚堪驰骤。
官渡口。
便拟唤扁舟,往问江潭柳。
明年健否。
纵世故无情,未应迟暮,孤负此时候。

(0)

满江红 己酉九日,雨中家居,忆夏士安、颐

弘昆季六人,皆常年同萸菊者,一载之间,俱罹患,各天一方,信笔纪怀风雨重阳,凭谁问、故人消息。
记当日、承平节序,佩环宾席。
处处相逢开口笑,年年不负登山屐。
是几番、扶醉插黄花,乌巾侧。
诗酒会,成陈迹。
山水趣,今谁识。
柰无情世故,转头今昔。
冰雪关河劳梦寐,芝阑玉树*荆棘。
对西风、愁杀白头人,长相忆。

(0)

摸鱼子 岁晚感怀寄南金

见梅花、一番惊感,天时人事如许。
星霜冉冉东流水,牢落少年心绪。
时自语。
甚门外、风埃绿鬓生尘土。
故人间阻。
柰岁晚相思,云寒怅望,此意转凄楚。
髫年梦,俯仰已成今古。
人生风度欢聚。
故乡景物浑非旧,愁里忽忽时序。
能记否。
记翦烛西窗,暝坐听风雨。
春来更苦。
柰酒量微增,诗情未减,何处唤俦侣。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