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晚看村树远,鸟飞时与峡云停。
清閒况是依兰若,敲彻寒钟又听经。
波澜(bō l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起伏不定,波动不安定。
复醒(fù xǐng)的意思:指从昏迷、沉睡或迷惑中恢复过来,重新清醒。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历乱(lì luàn)的意思:历史经历的混乱和动荡。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七星(qī xīng)的意思:七颗星星,指北斗七星。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山岩(shān y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强不屈,不畏艰难困苦。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峡云(xiá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峡之间的云雾,比喻事物之间的差距很小。
一上(yī shàng)的意思:指一出现、刚一上来的意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一上高楼醉复醒”,既写出了登高时的兴奋与激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仿佛在高处找到了某种超脱与释放。接着,“天风吹面爽泠泠”一句,通过自然界的风声,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心旷神怡的氛围。
“波澜阔水当三月,历乱山岩对七星”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广阔无垠的江河与星罗棋布的山岩并置,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同时,通过“三月”与“七星”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花落晚看村树远,鸟飞时与峡云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傍晚时分,花朵凋零,远处的村庄显得格外宁静;而飞翔的鸟儿似乎与峡中的云朵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观。
最后,“清閒况是依兰若,敲彻寒钟又听经”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虔诚。在远离尘嚣的寺庙中,诗人不仅享受着内心的平静,还通过敲钟和听经,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