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鸣喜见泉脉出,雁起低傍寒云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斥堠(chì hòu)的意思:斥责、指责。
恶风(è fēng)的意思:形容非常凶猛的风势,也比喻严峻的环境或残酷的局面。
犯边(fàn biān)的意思:冒犯边界,越界行为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胡姬(hú jī)的意思:指妇女放荡不羁、轻佻风流的行为。
积雪(jī xuě)的意思:指积聚的雪,比喻长时间积累的事物。
卷地(juàn dì)的意思:形容风势或力量极大,席卷一切。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青毡(qīng zhān)的意思:指官员或贵族在古代举行宴会时所用的铺在地上的毡子。也用来比喻庄重、隆重的场合。
穷荒(qióng huāng)的意思:形容贫穷到极点,荒凉无人。
泉脉(quán mài)的意思:指水泉的源头和流动,比喻事物的根本和发展。
霜照(shuāng zhào)的意思:比喻非常寒冷的天气。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未芽(wèi yá)的意思:指事物尚未发展成形,还处于初期阶段。
奚车(xī chē)的意思:形容言谈举止粗鲁、不文明。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抱琵琶(bào pí pá)的意思:形容做事不专一,同时追求多种事物。
积雪草(jī xuě cǎo)的意思:指积雪覆盖的草地,比喻事物长时间积聚后所形成的情况。
- 注释
- 大碛:广阔的沙漠。
暮春:春季末期。
恶风:猛烈的风。
斥堠:古代边境上的瞭望塔或哨所。
夷华:指非华夏民族。
青毡:古代贵族出行时乘坐的豪华地毯。
胡姬:西域的女子。
- 翻译
- 在这广袤的沙漠中真是令人叹息,春天已过但积雪还未融化,草木还未发芽。
明亮的月光如同霜降般照亮白骨,狂风卷起漫天黄沙,肆虐大地。
骆驼欢叫着发现泉水涌出,大雁低飞,紧贴寒冷的云层。
在这遥远荒凉的地方,没有哨所,天地之间自古以来就区分了华夏和异族。
华丽的青毡和红锦装饰的双轮马车,车上坐着怀抱琵琶的胡姬。
入侵边疆,我定要斩草除根,即使千年万年,你们的后代也只会向汉家朝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荒凉而壮丽的景象,充满了苍茫与艰辛。"茫茫大碛吁可嗟,暮春积雪草未芽",展现出沙漠广袤无垠,春天来临时积雪仍未消融,草木还未生长的冷寂。"明月如霜照白骨,恶风卷地吹黄沙",以月光和狂风刻画出边疆的荒凉与严酷。
诗人笔下的驼鸣与雁行,带来一丝生机:"驼鸣喜见泉脉出,雁起低傍寒云斜",驼铃声中,泉水隐约可见,大雁低飞过寒冷的云层,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然而,"穷荒万里无斥堠",揭示了边疆之地的偏远与孤立,没有哨所的守护。
接下来,诗人借胡姬怀抱琵琶的形象,暗示了异族文化的存在,"青毡红锦双奚车,上有胡姬抱琵琶",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然而,"犯边杀汝不遗种,千年万年朝汉家",表达了对边患的警惕以及对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即使面对威胁,也要确保边疆安宁,永远向汉家朝廷效忠。
总的来说,这首《塞上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陆游对于边疆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二首·其一
樨梧殖岁首,擢起青琅玕。
其叶大如掌,其阴匀若摊。
弱干寻丈展,气已风云干。
期之四五载,定足容栖鸾。
我老无定居,僦屋蜗螺跧。
平生辋川宅,面势胸中盘。
何当遂诛茆,规庭十步宽。
非无松柏坚,未易苍龙抟。
种此南窗下,醉眠风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