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净沙》
《天净沙》全文
元 / 张可久   形式: 词  词牌: 天净沙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红叶(hóng yè)的意思:指秋天枫叶变红,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青苔(qīng tái)的意思:指长满石头或地面的苔藓,比喻长期未被打理或使用的事物。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山斋(shān zhāi)的意思:指山中的小屋,比喻隐居山林的人。

探梅(tàn méi)的意思:指通过观察梅花的开放情况来判断气候变化,比喻通过细致观察一事物的细微变化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小小(xiǎo xiǎo)的意思:小心谨慎,非常小心

注释
鲁卿:一位隐居山寺的隐者。
萧萧:风吹树林木摇动的声音。
此处形容冷清幽静。
迢迢:高、远貌。
探梅人:指作者自己。
梅,比喻高士。
翻译
满院青苔一株株古树萧萧,苍云片片一江秋水迢迢。满山红叶掩映得山斋小小,有谁曾经找到?高尚的人走过的桥。
鉴赏

这首元代张可久的《天净沙》描绘了一幅深秋山居的画面。"青苔古木萧萧",以青苔覆盖的古老树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秋风吹过,落叶声声,显得古朴而幽深。"苍云秋水迢迢",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感,苍茫的云彩与远方的秋水相映,增添了画面的辽阔和深远。

"红叶山斋小小",将视线聚焦到一座隐藏在红叶丛中的山中小屋,虽小却别具匠心,透露出主人的雅致情趣。最后以问句"有谁曾到"收束,引发读者对这隐秘之地的探寻想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孤独心境的微妙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深秋山居图,寓情于景,意境深远,展现了元曲清新淡远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张可久

张可久
朝代:元   字:可久   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肖像(林晋生作)可久   籍贯: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   生辰:约1270~1348以后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猜你喜欢

将及凤阳奉怀南涧公子二首·其二

去时杨柳线藏烟,归日梅花雪满天。

北镇山川行处别,东夷鼓角听来便。

青年从事惭孙楚,白首穷经慕伏虔。

喜得重过南涧曲,欲分淮水洗鞍鞯。

(0)

访马参卿得微字

公馆秋清坐不归,酒卮茶碗送斜晖。

相逢尽是天涯客,且借桐琴奏式微。

(0)

重游香林寺得游字

废刹委荒丘,重来是薄游。

诗因灵辙赋,衣为大颠留。

榻煖深宜晚,钟清迥得秋。

细思关去住,欲别更须谋。

(0)

登崆峒山谒崔府君庙得晖字

杳杳祠宫压翠微,团团庭树下晴晖。

石幢薤叶垂秋露,画壁蛛丝织夜机。

骏马频嘶知路滑,驯乌不动觉云归。

欲寻往事题名姓,白发残僧记忆稀。

(0)

涂阳八咏·其三萧寺晓钟

朝听萧寺钟,暮听萧寺钟。

当年铸钟者,陵云起秋风。

(0)

怀归

侧身天地双蓬鬓,寄迹江湖一钓舟。

今夜夜长长不寐,怀归欲上仲宣楼。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