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寒 食 日 恩 赐 火 唐 /窦 叔 向 恩 光 及 小 臣 ,华 烛 忽 惊 春 。电 影 随 中 使 ,星 辉 拂 路 人 。幸 因 榆 柳 暖 ,一 照 草 茅 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茅(cǎo máo)的意思: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比喻草木繁茂、蓬勃发展的景象。
电影(diàn yǐng)的意思:指用摄影机拍摄并制作成影片的艺术形式。
恩光(ēn guāng)的意思:恩光指的是受到恩惠的光辉,比喻得到高人的慧眼照顾或得到上级的重视赏识。
华烛(huá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光明耀眼,犹如烛光般华丽辉煌。
惊春(jī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给人以惊喜之感。
路人(lù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无关的人,泛指陌生人。
小臣(xiǎo chén)的意思:指官员的低级职位或地位较低的人。
榆柳(yú liǔ)的意思:指榆树和柳树,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
中使(zhōng shǐ)的意思:指在两国之间担任外交使节的人。
- 注释
- 恩光:皇帝的恩惠与光彩。
小臣:地位较低的官员或臣子。
华烛:装饰华丽的蜡烛。
春:春季,象征新生和希望。
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
星辉:星光的光辉。
榆柳:两种常见的树木,象征温暖和生机。
草茅:简陋的茅草屋,代指贫穷的居所。
贫:贫穷。
- 翻译
- 皇帝的恩泽降临到我这小臣身上,华丽的蜡烛突然照亮了春天。
光影随着宫中的使者移动,星星的光辉洒在行人的身上。
有幸借榆树柳树下的温暖,短暂地照亮我这简陋的茅屋和贫困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与皇恩并重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和谐社会及君主恩惠的向往。"恩光及小臣"表明皇帝的恩泽普照,无论高低贵贱皆享此福;"华烛忽惊春"则是说春天的花烛(即繁花如同蜡烛)突然间展现出迷人的景色,给人以惊喜。"电影随中使"中的“电影”指的是轻薄的云彩,它们跟随着皇帝的使者(中使),象征着天子与臣民之间的密切关系;而"星辉拂路人"则形容夜晚星光下,人们行走在铺满星辉的道路上,既描绘了夜景之美,也暗示了一种平和安宁的社会状态。
"幸因榆柳暖"表达了诗人对于春日温暖所带来的幸福感受;"一照草茅贫"则进一步强调了皇恩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连最为贫困的人家都能感受到这份恩泽。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传达了一种上下和谐、自然与人文共融的美好情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和颍昌叶翰林·其三同许学士亢宗干誉汎舟潩水
往者巾柴车,追游卞山村。
今焉镇三辅,鼓吹喧谯门。
遥知手种松,浸有苍苔痕。
许下今乐郊,胜事亦复繁。
但令足兵食,饱暖同君恩。
长安举头见,煌煌太微垣。
江湖与魏阙,一一寄默存。
正恐受釐室,虚怀待微言。
自仲嘉云亡未始见梦舟行夜入吴兴境有梦如平生感而赋诗四首·其二
诸人久不死,而使武子先。
斯言太痴绝,爱恶无乃偏。
君看雅正情,播在三百篇。
秦人哀三良,百身宁可捐。
相鼠有深刺,嗟哉胡不遄。
此岂惑者欤,加膝坠诸渊。
乃知孙楚狂,未必非公言。
自仲嘉云亡未始见梦舟行夜入吴兴境有梦如平生感而赋诗四首·其一
江子隘斯世,翛然向方蓬。
一朝成千古,寤寐不复通。
夜入霅溪境,胡然见幽梦。
高标何所似,俯仰风中松。
笑谈如平生,炯炯双方瞳。
去年经行地,陈迹亦已空。
故应玄真老,相与游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