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其三》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其三》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天竺孱颜暂掩扉,讲香浮穗上行衣。

白猿声里生公石,莫遣移文怨晚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猿(bái yuán)的意思:指无知无识的人,也用来形容愚昧无知的人。

孱颜(chán yán)的意思:形容面色憔悴、苍白无华。

上行(shàng xíng)的意思:向上前进,指事物发展、进步或个人地位提升。

生公(shēng gōng)的意思: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拘小节,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宽容、谦和待人。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行衣(xíng yī)的意思:指行走时的衣着。

移文(yí wén)的意思:移动文字,指转交或传递文书或信件。

生公石(shēng gōng shí)的意思:生公石是指一种能生产黄金的神奇石头,比喻能够创造财富的事物或方法。

翻译
天竺国的僧人暂时关闭了门扉
讲经的香气随风飘过僧袍的穗边
注释
天竺:古代印度的一个地区,这里指佛教发源地。
孱颜:形容僧人的面容清瘦。
扉:门。
讲香:讲经时散发的香气,象征佛法。
穗:衣服上的装饰或穗边。
白猿:传说中的山中灵猴,常用来象征高僧或隐士。
生公石:传说中晋代高僧生公讲经时坐的石头。
移文:古代官府文书,这里比喻责备或批评。
怨晚归:抱怨僧人归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其三)》中的片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禅宗僧人出行的画面。"天竺孱颜暂掩扉",形象地写出僧人遵式师离开禅寺时,面容清瘦,门扉轻轻掩上的场景,暗示着他的出世修行生活。"讲香浮穗上行衣",通过"讲香"和"浮穗",描绘了僧人身上散发的佛学智慧的气息,以及他行走时衣带飘动的动态,体现了僧人的洒脱与宁静。

"白猿声里生公石",借用典故,将遵式师的行程置于深山之中,白猿的叫声增添了环境的幽深和寂寥,同时也暗寓了遵式师的禅心与自然的和谐。最后,"莫遣移文怨晚归",表达了诗人对遵式师的劝慰,希望他不要因为行程的延误而产生归期未至的怨念,传达出对友人出家生活的理解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诗句,展现了僧人遵式师的修行生活和旅程,流露出诗人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重过云山隐居同诸昆季夜集对雨

相暌方隔宿,相忆似三秋。

频走陈公牍,复登李郭舟。

埙篪誇伯仲,谈笑薄公侯。

不觉青山晚,萧萧雨未休。

(0)

后五草堂·其三背郭草堂

世业方城里,先人有敝庐。

一从出郭去,遂与市尘疏。

牧笛楼台外,渔歌烟雨馀。

何须向岩谷,此地即仙居。

(0)

题凤鹤图

本是同心侣,飞鸣各有时。

梧桐烂霞色,松柏偃霜姿。

野旷声踰远,庭空下独迟。

谁怜千仞意,惟待九皋知。

(0)

寄谢山人茂榛二首·其二

梁苑多词客,汉家今几人。

邹阳久零落,枚乘已风尘。

老去惟君在,书来忆我真。

声名满京洛,何处觅垂纶。

(0)

读杨文贞公家世德录二首·其二

草昧攀龙日,朝阳起凤年。

赐书存故老,遗训入新编。

社稷功难并,天曹事可传。

将来有名彦,应不愧前贤。

(0)

雪中访戴和陈正郎同年韵

同云出汉署,结驷共怀贤。

地僻疑招隐,杯深问草玄。

御沟低玉树,仙阙起瑶天。

忽听朱弦奏,难和白雪篇。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