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怕(bù pà)的意思:不害怕,不畏惧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颠狂(diān kuáng)的意思:疯狂、癫狂
方寸(fāng cùn)的意思:指心思、思虑、心情等的状况。
高明(gāo míng)的意思:高明指的是聪明、智慧、才智出众。
歌咏(gē yǒng)的意思:用歌声表达赞美、颂扬或歌颂的意思。
回邪(huí xié)的意思:指避免邪恶或不正之事物的侵袭,回避邪恶势力的侵害。
寂静(jì jìng)的意思: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鉴照(jiàn zhào)的意思:通过观察比较,以此为鉴,照亮自己的心智。
面相(miàn xiàng)的意思:
[释义]
(名)〈方〉相貌,样子。
[构成]
偏正式:面(相求心(qiú xīn)的意思:寻求真实的内心感受或动机
枉直(wǎng zhí)的意思:枉直指的是行为或言辞不得要领,不得其法,不中肯,没有实际效果。
相欺(xiāng qī)的意思:相互欺骗、互相欺压
愚情(yú qíng)的意思:指因感情而显得愚笨或愚蠢的状态。
- 注释
- 寂静:安静的环境。
愚情:愚昧的情感。
岂:怎么。
易:容易。
心自乐:内心感到快乐。
面相欺:表面欺骗。
枉直:正直与邪恶。
回邪灭:消除邪恶。
颠狂:疯狂。
道德持:坚守道德。
高明:智慧高远。
鉴照:明察。
方寸:内心深处。
欲何之:想去向哪里。
- 翻译
- 在寂静中人们歌唱,愚昧的情感怎能轻易理解。
只求内心感到快乐,不在乎表面是否欺骗。
正直与邪恶的斗争终会消除,即使疯狂也能坚守道德。
智慧高远的人总能明察秋毫,内心深处又想去向何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从内容来看,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外界喧嚣的超脱。开篇“寂静人歌咏,愚情岂易知”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情怀,诗人通过寂静的生活来感悟生命中的真谛,而这种内在的情感并不容易为世俗所理解。
“但求心自乐,不怕面相欺”则是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即只要自己的内心能得到满足,就不畏惧外界的欺骗和误解。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情感的坚守和独立。
“枉直回邪灭,颠狂道德持”这一句中,“枉直回邪灭”可能是指那些扭曲变异的事物或观念,而“颠狂道德持”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正道德性的坚持,即使在混乱和错乱的世界中,也要保持内心的清醒和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
最后,“高明常鉴照,方寸欲何之”则是说,即便是在高远卓绝的智慧光芒照耀下,小小的心灵空间(方寸)又希望达到什么境界。这里“方寸”指的是心灵的深处,而“欲何之”表现了诗人对于更高精神追求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内心真实与道德的思想,诗人通过寂静和自我满足来寻找生命的意义,并在混乱中保持清醒和坚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