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挽监簿李公》
《追挽监簿李公》全文
宋 / 徐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谁将伪学忠良满眼脂韦时样妆。

敢斥弘羊苏岁旱,始惊鸣凤见朝阳

生前运蹇官三品,死后流传纸一张。

前辈遗风寂寞狂歌聊复吊清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指希望、兴盛、新生、向上的象征。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惊鸣(jīng m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突然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鸣凤(míng fèng)的意思: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前辈(qiá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职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更早出现或更高一级的人。

三品(sān pǐn)的意思:三品是指官员的等级,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或能力有三种级别。

生前(shēng qián)的意思:指某人在去世前的时期,通常用于形容人在临终前的状态或行为。

时样(shí yàng)的意思:指时光的变迁和事物的变化。

伪学(wěi xué)的意思:指虚伪的学问,形容学识浅薄、见识狭窄的人。

遗风(yí fēng)的意思:指过去的风尚、习俗、传统等在现在仍然存在或保留下来的痕迹。

脂韦(zhī wéi)的意思:指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的行为。

忠良(zhōng liáng)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态度。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徐鹿卿所作的《追挽监簿李公》,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李公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谁将伪学涴忠良”,表达了诗人对某些人以伪学玷污忠良行为的不满和愤慨。接着,“满眼脂韦时样妆”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人们都以脂粉装扮来追求时尚,暗喻社会道德沦丧。

“敢斥弘羊苏岁旱”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李公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精神赞扬。而“始惊鸣凤见朝阳”则以生动的比喻,赞美李公如同早晨的阳光一般,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生前运蹇官三品,死后流传纸一张”这两句,既是对李公生前命运坎坷、官职仅至三品的感慨,也是对其死后作品得以流传、精神永存的肯定。最后,“前辈遗风今寂寞,狂歌聊复吊清湘”表达了诗人对李公遗风不再、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通过自己的狂歌来寄托对李公的哀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李公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有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徐鹿卿

徐鹿卿
朝代:宋   字:德夫   号:泉谷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生辰:1170—1249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侠客行

城头黄云迷北斗,壮士拔剑行击缶。

狼牙白铤悬马傍,黄头奚儿抱头走。

男儿有骨埋沙场,云台麒麟复何有。

臂枪走马何足矜,请问刀笔汝能否。

伏波骠骑生同时,与君射雁酣饮酒。

(0)

家园

薜荔深深覆短垣,纵非壶岭不尘樊。

久无踪迹烦开径,小有生涯到灌园。

聊采溪毛鱼共跃,偶抛菰米鸟争喧。

由来海客机能息,枉杀人称养拙尊。

(0)

无题二首·其一

为怜飞絮趁游丝,一段春愁泣路岐。

莫道芳魂收未得,因风直上最高枝。

(0)

游千佛龙泉洞和康东滨韵

三月莺花飞欲残,郊原春色亦阑珊。

青青官柳迎人笑,白白春醪解客寒。

石窦一龙鸣涧壑,上方千佛见衣冠。

胜游相继无多日,寄语山僧仔细看。

(0)

幽澜泉

金谷对丛林,高人此夜情。

引瓶清露袅,汲月晓寒生。

漱玉云花落,飧黄梵宇清。

翻怜行路客,到处觅遗罂。

(0)

西村画小幅二首·其二

水练山屏碧四围,树阴浓覆白鸥矶。

扁舟稳系柴门静,人在湖南罢钓归。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