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峰衔日尽,百丈逆滩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丈(bǎi z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巨大。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负笈(fù jí)的意思:指背负着书籍,远离家乡去求学或进修。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山童(shān tóng)的意思:山中的孩子,比喻不谙世事的人或幼稚的人。
生时(shēng shí)的意思:指人在世时或生命存在的时期。
随意(suí yì)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喜好去做事,没有受到限制或约束。
夷犹(yí yóu)的意思:形容事物相差极远,差别悬殊。
渔子(yú zǐ)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勤劳努力,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月生(yuè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月亮的轮廓一样,逐渐显现出来。
正见(zhèng jiàn)的意思:指正确的见解和观点。
- 翻译
- 渔夫停船等待,山里的孩子背着书卷偷看。
几座山峰仿佛含着夕阳,百丈逆流的滩头行进缓慢。
去留由他心意决定,悠然自得地独自吟诗。
不必急于回家太早,正好欣赏月亮升起的时刻。
- 注释
- 渔子:渔夫。
舣舟:停船靠岸。
山童:山里的孩子。
笈:书箱。
衔日:含着夕阳。
逆滩:逆流的滩头。
迟:缓慢。
初随:起初、随意。
夷犹:悠闲自在。
诵诗:吟诗。
归更晚:回家晚些。
正见:正好看到。
月生时:月亮升起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游历的宁静画面,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深情和自在的生活态度。首句“渔子舣舟待”中的“渔子”指的是捕鱼的人,而“舣舟待”则是描绘渔人在水边等待着,他们或许在等待夜幕降临,开始夜钓的时刻。第二句“山童负笈窥”,“山童”通常指的是生活在山中的小孩,“负笈窥”则形象地表达了孩子们背着书箱,好奇地探视周围世界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数峰衔日尽,百丈逆滩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山水之间漫游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象。其中,“数峰衔日尽”形容连绵的山峰像是要将夕阳咀嚼殆尽,而“百丈逆滩迟”则表达了溪流在高耸的山岩间缓缓前行,形成了一种时间似乎被拉长的感觉。
中间两句“去住初随意,夷犹独诵诗”,反映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大自然中来去无牵挂,仿佛与世隔绝,只有诗歌陪伴着他。
末两句“不妨归更晚,正见月生时”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豁达态度以及对夜色美景的期待。诗人并未急于返回,而是享受着大自然在夕阳西下后逐渐显现的神秘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传递出诗人对于自由生活、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细腻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歌寄赠苏汝载
苏郎意气落落谁与俦,自言欲托放浪游。
出门东西南北无一可,而况六合与九州。
嗟哉世途倾仄不自由,何必太行百折之峻阪,与夫瞿塘万叠之洪流。
蓦然平地风涛起,雨覆云翻掌上收。
弓蛇往往分杯影,谈笑之下藏戈矛。
君今欲度而无楫,欲济又无舟。酌君酒,劝君留。
胡不回车辍棹且夷犹,卧游八索并九丘。
此地中藏十千界,延览大可豁心眸。
一人知己无不足,万事杜门死即休。
得句还应自唱酬,疑处须与古人谋。
沈冥可以周八极,瞬息可以穷千秋。
不然扁舟棹入水竹洞,与尔散发垂钓终日坐溪头。
《长歌寄赠苏汝载》【明·李之世】苏郎意气落落谁与俦,自言欲托放浪游。出门东西南北无一可,而况六合与九州。嗟哉世途倾仄不自由,何必太行百折之峻阪,与夫瞿塘万叠之洪流。蓦然平地风涛起,雨覆云翻掌上收。弓蛇往往分杯影,谈笑之下藏戈矛。君今欲度而无楫,欲济又无舟。酌君酒,劝君留。胡不回车辍棹且夷犹,卧游八索并九丘。此地中藏十千界,延览大可豁心眸。一人知己无不足,万事杜门死即休。得句还应自唱酬,疑处须与古人谋。沈冥可以周八极,瞬息可以穷千秋。不然扁舟棹入水竹洞,与尔散发垂钓终日坐溪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5167c6a6f84e39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