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世味(shì wèi)的意思:指世间的滋味、气息、风尚等。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无世(wú shì)的意思:没有世界,指无人能够与之比肩的人或事物。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修除(xiū chú)的意思:修理和清除。通常用来表示清除障碍,修正错误或改正行为。
- 翻译
- 秋天的花朵和流水都显得特别适宜,白发在这个季节似乎更加频繁地出现。
三十年来,我已经尝尽人世间的冷暖,只有清静的修行生活,才能让我有所体会。
- 注释
- 秋花:秋天的花朵,可能指菊花等秋季盛开的花卉,寓意岁月更迭。
秋水:秋天的流水,可能指清澈的江河,象征着时光流逝。
白发:指代年龄增长,暗示岁月无情。
三十年来:表示时间跨度,可能指诗人的人生经历。
无世味:失去对世俗生活的兴趣或感触。
清修:指清心寡欲、专心修行的生活方式。
老僧:比喻经历过世事的老者,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与人生的哲理。"秋花秋水两相宜",表面上看似赞美秋天的风光,其中“相宜”二字更添一份静谧之美,彷佛在说秋季的花朵和流水是那么地和谐相得,给人以宁静的心境。然而,这种和谐却也掩饰不住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白发于秋更有期"一句,则将时间的脚步带入了诗人的个人经历。白发,象征着岁月的累积和人生的老去;而“于秋”二字,又让这种感觉在秋天更加强烈。在这里,“更有期”可能暗示着对生命终点的期待或者是对未来某种事物的期待,但不论如何,这都是一种宿命的感受。
"三十年来无世味",诗人自述三十年的时光里,他一直与俗世的欲望保持距离。这里的“无”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也隐含着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最后一句“清修除是老僧知”,则是在说这种清净无为的心境,只有长期修行的老僧才能理解。这里的“清修”指的是一种清静无为、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而“除是老僧知”则强调了这样的心境难以为外人所解,需要通过长时间的修炼和体悟方能达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生命短暂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切体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错刀
美人临晓镜,睡足含春娇。
手持白玉尺,睥睨金错刀。
欲将双綵凤,对飞宫锦袍。
谁知游冶郎,经年事游遨。
但知山上山,不说大刀头。
君看良家子,尽属六郡豪。
一朝著铠甲,万里随炊刁。
家人剪春衫,欲寄道里遥。
缄封望绝塞,蓬首时自搔。
荡子会当归,行人日儦儦。
别去隔生死,不保夕与朝。
寄言楼中妇,清泪且当收。
犹胜作征衣,远寄边城秋。
世以啄木为珍禽其声至入乐府而海南一种形小而声淫每四五月间飞鸣如蛙蝈至八九月乃已亦名啄木繁声可恶然琼人讹其声为骂秃禽殆得其实因为赋诗
南海四五月,有鸟名啄木。
飞鸣乱叶间,形眇声繁促。
枝间时瞥见,黑啄羽毛绿。
雌雄相应和,生哺依老谷。
或疑在家僧,受施不看读。
为禽不知名,但自骂秃秃。
小兵特轻趫,修竿每驰逐。
今晨耳目清,桑下闻布谷。
黄鹂两三声,睍睆出幽谷。
从今屏菑翳,绕舍植梧竹。
鸣凤傥可期,樛枝要栖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