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兰·其三》
《减兰·其三》全文
清 / 黄燮清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木樨花发。记向花边宿约挨近罗衣

替掠烟鬟未整丝。黄昏归路。辨不分明烟外树。

澹月疏帘。一丈桐阴绿到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挨近(āi jìn)的意思:靠近;接近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澹月(dàn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的光辉柔和、清澈明亮。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花边(huā biān)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的装饰或附加部分,与主要内容相比较,具有次要性或不重要的性质。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罗衣(luó yī)的意思:指人们穿着华丽、光鲜的衣服。

木樨(mù xī)的意思:形容花香味浓郁。

疏帘(shū lián)的意思:指在帘子上打洞,使其变得稀疏,比喻言辞不密切,意思不明确。

宿约(sù yuē)的意思:长期约定的约定,比喻长期保持的誓言或契约。

烟鬟(yān h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和飘逸的仪态。

木樨花(mù xī huā)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芳香。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黄燮清的《减兰·其三》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木樨花丛中的闺中情景。"木樨花发"点明了季节,桂花盛开,香气四溢,唤起对往日花边相约的记忆。"挨近罗衣"和"替掠烟鬟未整丝"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娇羞与娴静,她轻轻靠近对方,似乎在整理略显凌乱的发丝,流露出温馨亲密的氛围。

"黄昏归路"转而描绘了傍晚时分,女子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朦胧的暮色中,远处的树木难以分辨,增添了迷茫与期待的情绪。"澹月疏帘"则通过淡淡的月光和稀疏的窗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夜晚景象。

最后,"一丈桐阴绿到檐"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片浓密的梧桐树荫,一直延伸到屋檐,暗示了女子所处环境的静谧和深沉,也暗含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

整首词以花为引,以月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具有清新淡雅的韵味。

作者介绍

黄燮清
朝代:清   字:韵甫   号:韵珊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生辰:1805~1864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晴楼七种曲》(含《帝女花》和《桃溪雪》)传世。
猜你喜欢

寄怀顾文子

纵酒酣嬉日,分明拟向禽。

半因行路苦,一阻爱山心。

以我营巢拙,怜君入世深。

惟将小山桂,珍护待重寻。

(0)

黄鹤楼联

到来径欲凌风去;吟罢还思借笛吹。

(0)

挽张百熙联

追维世德,感激私恩,冠盖满京华,太息斯人竟憔悴;

忧国如家,爱才若命,声闻动朝野,长留遗像肃清高。

(0)

太白楼联

爱国有诗侪杜曲;报君以士识汾阳。

(0)

贺周世桢暨祖母挂匾大门联

守节本吾国遗风,心同玉洁,志比冰清,毕世励松筠,忆曩时特旨予旌,共羡圣朝多雨露;

行善乃斯人乐事,埋胔为仁,修道为义,数年劳畚挶,看此日舆情赠额,群钦高谊薄云天。

(0)

苏州积功堂联

积累譬为山,得寸则寸,得尺则尺;

功修无幸获,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