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山行》
《春日山行》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北山南日几回,半山山舍传杯

一声羌笛山云裂,二月山花落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山(bàn shān)的意思:指山脚下或山的一半处。也用来形容位置不高、等级不高或程度不深。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传杯(chuán bēi)的意思:传递酒杯。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落梅(luò méi)的意思:指梅花凋谢,比喻美女的容颜逝去或壮丽景色的消失。

羌笛(qiāng dí)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山舍(shān shè)的意思:山间的小屋,指偏僻的住所。

山南(shān nán)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相隔极远。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山北(shān běi)的意思:指山的北面或者北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山行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首句“山北山南日几回”,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山的广阔与时间的流逝,仿佛在说山的南北之间,太阳已经轮回了几回,时间悄然流逝,却也赋予了山林以生机与变化。

次句“半山山舍更传杯”,则将画面聚焦于半山腰的一处山舍,这里的人们在春日的温暖中举杯畅饮,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生活简单而充满乐趣,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

第三句“一声羌笛山云裂”,通过一声羌笛的悠扬,打破了山间的宁静,似乎连山上的云都被这笛声所震撼,裂开了一道缝隙。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声音的穿透力,也暗示了情感的强烈与深远,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一句“二月山花有落梅”,点明了时节,二月正是春意盎然之时,山花烂漫,而落梅则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与季节的流转感。这句话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美好稍纵即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山行的独特魅力,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情趣的捕捉,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也是一曲深情的自然颂歌。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初入天台示男㞦

景入天台日日新,安车千里去寻真。

路逢白发老翁问,父子同游有几人。

(0)

过婺示施耕县丞

子诗赠我离杭日,劝使东来作主人。

再得湖山老休去,而今始是自由身。

(0)

次韵前人谒禹庙三首·其一

治水开陈遂刻碑,钜贤留意向当时。

主翁不作知音贺,妙绝如何见好辞。

(0)

龙昌寺西轩

樽酒西轩共倚栏,更无尘事见颜间。

留诗都士知公否,仁者从来不厌山。

(0)

自殿院得请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过颍寓言·其一

颍波清阔接淮沂,人似游山棹似飞。

酒熟鲈肥何以乐,与公同是故乡归。

(0)

题张唐英秘校桂香亭

月中新得桂香清,归向斯亭立美名。

作赋仗前登第好,拜恩堂下到家荣。

晓羞兰膳亲心乐,春照蓝袍俗眼惊。

跬步不宜轻自待,青云岐路坦然平。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