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净如洗,山水发其姿。
山光澹而冶,广池沦且漪。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颤颤(chàn chàn)的意思:形容害怕或紧张的样子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地上(dì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面上,表示事物存在于地面上或发生在地面上。
繁思(fán sī)的意思:繁忙的思考;思虑繁多。
鹤警(hè jǐ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高大、威严,像鹤一样警惕。
良月(liáng yuè)的意思:指美好的月亮,代表着吉祥、美好的事物。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水发(shuǐ fā)的意思:指头发湿润,形容发丝光亮、柔软。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自然美景,诗人沈守正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山水、光影以及自然界的细微变化。
首句“月出净如洗”以“洗”字形容月光的纯净,仿佛天空被洗涤过一般,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接着,“山水发其姿”则点明了月光下山水的美丽姿态,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山光澹而冶,广池沦且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色与水面在月光下的独特风貌。山色淡雅而富有韵味,广大的池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
“微风吹蓼花,颤颤如不持”通过微风轻轻吹拂蓼花的情景,表现了自然界的轻柔与生机。蓼花在风中摇曳,仿佛无法自持,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
“爱此地上影,往来互参差”表达了诗人对月光下地面影子的喜爱之情。影子在地面上交错移动,形成了一种动态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
最后,“良月静人意,鹤警撩繁思”两句总结了整幅画面的意境。良月不仅让人心境平和,还激发了诗人丰富的思绪。鹤的鸣叫打破了宁静,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昼长人倦。正凋红涨绿,懒莺忙燕。
丝雨濛晴,放珠帘高卷。神仙笑宴。
半醒醉、彩鸾飞遍。碧玉阑干,青油幢幕,沈香庭院。
洛阳图画旧见。向天香深处,犹认娇面。
雾縠霞绡,闻绮罗裁剪。情高意远。
怕容易、晓风吹散。一笑何妨,银台换蜡,铜壶催箭。
绿遍芳郊木。早红褪香乾,堪叹韶华瞬目。
薄倖东皇缘底事,得恁匆匆去速。
正永日、初长晴淑。
尤忆夜来成梦处,记分明、浑似瑶台宿。
人语静,燕双逐。纱窗一炷沈烟馥。
拚淋浪剧饮,高枕春酲草屋。
无计留春添怅望,空写新词叠幅。
算负却、照妆画烛。
欲说萦心些个事,恐教人、蹙损眉峰绿。
慵倚遍,画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