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江鱼(jiāng yú)的意思:指在江河中游动的鱼,比喻人在困境中仍能保持自由自在的状态。
荆王(jīng wáng)的意思:指坚强勇猛的将领或军人。
兰言(lán yán)的意思:指言辞优美、文辞华丽。
偏听(piān tīng)的意思:只听到自己想听的,忽略他人的真实意图或表达。
顷襄(qǐng xiāng)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屈原(qū yuán)的意思:指受到冤屈、委屈或遭遇不公正待遇。
听子(tīng zǐ)的意思:指听取别人的劝告、忠告或意见。
信子(xìn zǐ)的意思:指人言行举止中的信誉和信用。
鱼葬(yú zàng)的意思:指死后将尸体投入水中,让鱼儿来吃,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
- 注释
- 秦:秦国。
陷:攻陷。
荆王:楚王。
死不还:被迫自尽。
秪缘:只因。
偏听:过分听信。
子兰:楚国大臣。
言:谗言。
顷襄:顷襄王。
还信:又听信。
忍使:竟忍心让。
江鱼:江中的鱼儿。
葬:埋葬。
屈原:楚国诗人。
- 翻译
- 秦国攻陷楚国,荆王被迫自尽,只因过分听信了子兰的谗言。
顷襄王又听信了子兰的话,竟忍心让江中的鱼儿来埋葬屈原。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周昙所作,名为《春秋战国门·顷襄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历史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对战争的反思。
“秦陷荆王死不还”,这句表明了荆王在面对秦国侵略时选择了忠义自尽,不愿投降。这里的“荆王”应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君主,可能是楚襄王。诗人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展示了一种忠诚和坚守原则的情操。
“秪缘偏听子兰言”,这句中的“秪缘”意指因果或连累,“偏听”意味着只听从某一个人的话,可能暗示在战争中领导者往往会受到一些特定人士的影响。这里的“子兰”很可能是楚国的一位臣子,其言论和建议被君主所重视。
“顷襄还信子兰语”,这句中的“顷襄”指的是楚襄王,“还信”意味着继续相信。“子兰语”则是指子兰的意见或策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楚襄王依旧采纳子兰建议的不满。
最后,“忍使江鱼葬屈原”,这句中“忍使”表现出一种无奈和痛心的情感。“江鱼”象征着那些在战争中无辜丧命的人或事,尤其是指楚国的将士。诗人通过“葬屈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屈原(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出战争带来的毁灭和悲剧。
整首诗通过历史事件探讨忠诚、依赖与战争的后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以及对战乱时代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