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秋战国门.顷襄王》
《春秋战国门.顷襄王》全文
唐 / 周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秦陷荆王死不还,秪缘偏听兰言

顷襄信子兰语,忍使江鱼屈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江鱼(jiāng yú)的意思:指在江河中游动的鱼,比喻人在困境中仍能保持自由自在的状态。

荆王(jīng wáng)的意思:指坚强勇猛的将领或军人。

兰言(lán yán)的意思:指言辞优美、文辞华丽。

偏听(piān tīng)的意思:只听到自己想听的,忽略他人的真实意图或表达。

顷襄(qǐng xiāng)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屈原(qū yuán)的意思:指受到冤屈、委屈或遭遇不公正待遇。

听子(tīng zǐ)的意思:指听取别人的劝告、忠告或意见。

信子(xìn zǐ)的意思:指人言行举止中的信誉和信用。

鱼葬(yú zàng)的意思:指死后将尸体投入水中,让鱼儿来吃,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

注释
秦:秦国。
陷:攻陷。
荆王:楚王。
死不还:被迫自尽。
秪缘:只因。
偏听:过分听信。
子兰:楚国大臣。
言:谗言。
顷襄:顷襄王。
还信:又听信。
忍使:竟忍心让。
江鱼:江中的鱼儿。
葬:埋葬。
屈原:楚国诗人。
翻译
秦国攻陷楚国,荆王被迫自尽,只因过分听信了子兰的谗言。
顷襄王又听信了子兰的话,竟忍心让江中的鱼儿来埋葬屈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周昙所作,名为《春秋战国门·顷襄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历史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对战争的反思。

“秦陷荆王死不还”,这句表明了荆王在面对秦国侵略时选择了忠义自尽,不愿投降。这里的“荆王”应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君主,可能是楚襄王。诗人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展示了一种忠诚和坚守原则的情操。

“秪缘偏听子兰言”,这句中的“秪缘”意指因果或连累,“偏听”意味着只听从某一个人的话,可能暗示在战争中领导者往往会受到一些特定人士的影响。这里的“子兰”很可能是楚国的一位臣子,其言论和建议被君主所重视。

“顷襄还信子兰语”,这句中的“顷襄”指的是楚襄王,“还信”意味着继续相信。“子兰语”则是指子兰的意见或策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楚襄王依旧采纳子兰建议的不满。

最后,“忍使江鱼葬屈原”,这句中“忍使”表现出一种无奈和痛心的情感。“江鱼”象征着那些在战争中无辜丧命的人或事,尤其是指楚国的将士。诗人通过“葬屈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屈原(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出战争带来的毁灭和悲剧。

整首诗通过历史事件探讨忠诚、依赖与战争的后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以及对战乱时代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周昙
朝代:唐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猜你喜欢

上天堂山访隐,主人不顾,作诗而去

出关何意再还闽,拟向千峰老此身。

幸有香台堪遁世,况多道伴可成邻!

岭云自去谁留客,巢鹤惊飞亦避人。

吾道既非应共弃,莫疑物态有疏亲!

(0)

过羊城纪事

不信粤东破,坚城岂望援!

捷书方狎至,残骑欲宵奔。

振旅全浮海,空营始献门。

西关输款将,遗恨范承恩。

(0)

曼公娶妾得同乡女,戏赠

谁意桐溪女,系绳来百蛮。

绸缪会土语,飘泊有烟鬟。

薄命江湖上,新妆吴、楚间。

蛾眉知不妒,应喜见家山!

(0)

南京六君咏·其一

「不走」黄端伯,居然揖左贤。

忘生缘学佛,骂敌反称颠。

岂有头皮硬,还期心血溅!

帐前新辫发,可悔罪通天!

(0)

从军口号·其四

西山入夜起歌声,掠得佳人酒压惊。

醉卧帐前浑似死,曾无一将说偷营!

(0)

从军口号·其一

已闻骠骑援兵至,髵䰄遥见探马还。

夜半火行营尽动,一时移帐过西山。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