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洞山和尚惠蒌蒿种》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赠予诗人蒌蒿种子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等推三界纳秋毫”,以“三界”象征世间纷繁复杂的事物,而“纳秋毫”则比喻接受或包容这些事物如同接纳一根根细微的秋草般轻松自如,表达了对和尚赠予蒌蒿种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包容万物的智慧。
次句“错被人呼世外高”,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并非真正的超脱世俗之人,只是偶然被称呼为“世外高人”,这既是对和尚赠予之物的赞美,也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谦虚表达,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态。
后两句“已办绿蓑青蒻笠,溟濛烟雨掐蒌蒿”,诗人已经准备好了绿色的蓑衣和青色的箬笠,准备在烟雨蒙蒙中采摘蒌蒿。这里不仅描绘了诗人即将进行的活动,也隐含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蓑衣和箬笠是古代渔民和农夫的常用装备,代表着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而“溟濛烟雨”则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与“掐蒌蒿”的动作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禅宗智慧的感悟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生活情趣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金陵如丹阳道中有感
数百年来王气消,难将前事问渔樵。
苑方秦地皆芜没,山借扬州更寂寥。
荒埭暗鸡催月晓,空场老雉挟春骄。
豪华祇有诸陵在,往往黄金出市朝。
徐成之园亭三咏·其三石盘
攻玉为方盘,可据以饮食。
又可安文枰,两仙相对奕。
簿书应接罢,胥不留踪迹。
散步到其间,如临苍山壁。
下有清冷波,滟滟欲侵席。
坐兼仁智乐,岂独烦襟释。
长沙春正妍,樽酒会嘉客。
好事清河翁,题名刻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