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非种(fēi zhǒng)的意思:非种指的是不同品种、不同类别的事物。通常用来形容混乱、杂乱无章的状态。
渐染(jiān rǎn)的意思:逐渐受到影响或感染。
旧林(jiù lín)的意思:指已经年久失修的林木,比喻已经衰落或过时的事物。
兰室(lán shì)的意思:指书香气息浓厚的房间,也比喻有书卷气的人。
恋旧(liàn jiù)的意思:指对过去的事物或人情怀留恋,不愿放弃或忘记。
其中(qí zhōng)的意思:表示在众多事物中的一部分或一个选项中。
物心(wù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思和意念与外界物体有关,即心思物理化的情况。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芝兰(zhī lán)的意思:指高尚、优秀的人或事物。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作合(zuò hé)的意思:指人们共同努力、协作合作,达到共同的目标。
芝兰室(zhī lán shì)的意思:指高雅、纯洁、美好的环境或居所。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接插》,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诗中以“接插”这一植物学现象为喻,探讨了自然法则与造物者的智慧。
首句“毋为恋旧林,别假一枝阴”,诗人以“恋旧林”比喻对过往事物的留恋,而“别假一枝阴”则暗示了寻求新的、不同的事物或环境。这两句诗表达了在变化与选择中的态度,鼓励人们不拘泥于过去,勇于探索和适应新环境。
接下来的“忽凿自然理,翻知造物心”,通过“自然理”的发现,揭示了对造物者(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这里强调了观察自然、理解自然的重要性,以及从中获得的智慧和启示。
“异根能作合,非种莫相侵”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不同事物之间的融合与和谐共存的可能性。这里的“异根”象征着差异,“作合”意味着结合,“非种莫相侵”则表明了不同事物之间应保持界限,避免冲突。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社会、人际关系中的道理,即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应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最后,“君看芝兰室,其中渐染深”以“芝兰室”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美好、高雅氛围的空间。这里的“芝兰”象征着美德、高洁,而“渐染深”则表示这种美德或高雅的品质会逐渐渗透、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这句话强调了高尚品质的传播与影响,鼓励人们追求并传播美好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接插”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哲学思考和社会伦理观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
维舟得古寺,望远天四平。
晴日晖晖散,晚风泠泠清。
危亭下瞰野,层阁高连甍。
起望斗与牛,淮海相奔倾。
往来谁百年,今昔我平生。
悠悠何所寓,台上多化城。
与其逐影死,宁似不鸣烹。
咄哉应有止,老矣将安行。
中庭柜子落,丈室霜月明。
此意竟萧条,犹然笑安荣。
送君南浦
田园有馀乐,道路有馀悲。
留君不肯住,君去欲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