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接插》
《接插》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毋为恋旧林,别假一枝阴。

忽凿自然理,翻知造物心

异根能作合非种莫相侵。

君看芝兰室其中渐染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非种(fēi zhǒng)的意思:非种指的是不同品种、不同类别的事物。通常用来形容混乱、杂乱无章的状态。

渐染(jiān rǎn)的意思:逐渐受到影响或感染。

旧林(jiù lín)的意思:指已经年久失修的林木,比喻已经衰落或过时的事物。

兰室(lán shì)的意思:指书香气息浓厚的房间,也比喻有书卷气的人。

恋旧(liàn jiù)的意思:指对过去的事物或人情怀留恋,不愿放弃或忘记。

其中(qí zhōng)的意思:表示在众多事物中的一部分或一个选项中。

物心(wù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思和意念与外界物体有关,即心思物理化的情况。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芝兰(zhī lán)的意思:指高尚、优秀的人或事物。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作合(zuò hé)的意思:指人们共同努力、协作合作,达到共同的目标。

芝兰室(zhī lán shì)的意思:指高雅、纯洁、美好的环境或居所。

鉴赏

这首诗名为《接插》,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诗中以“接插”这一植物学现象为喻,探讨了自然法则与造物者的智慧。

首句“毋为恋旧林,别假一枝阴”,诗人以“恋旧林”比喻对过往事物的留恋,而“别假一枝阴”则暗示了寻求新的、不同的事物或环境。这两句诗表达了在变化与选择中的态度,鼓励人们不拘泥于过去,勇于探索和适应新环境。

接下来的“忽凿自然理,翻知造物心”,通过“自然理”的发现,揭示了对造物者(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这里强调了观察自然、理解自然的重要性,以及从中获得的智慧和启示。

“异根能作合,非种莫相侵”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不同事物之间的融合与和谐共存的可能性。这里的“异根”象征着差异,“作合”意味着结合,“非种莫相侵”则表明了不同事物之间应保持界限,避免冲突。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社会、人际关系中的道理,即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应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最后,“君看芝兰室,其中渐染深”以“芝兰室”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美好、高雅氛围的空间。这里的“芝兰”象征着美德、高洁,而“渐染深”则表示这种美德或高雅的品质会逐渐渗透、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这句话强调了高尚品质的传播与影响,鼓励人们追求并传播美好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接插”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哲学思考和社会伦理观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

维舟得古寺,望远天四平。

晴日晖晖散,晚风泠泠清。

危亭下瞰野,层阁高连甍。

起望斗与牛,淮海相奔倾。

往来谁百年,今昔我平生。

悠悠何所寓,台上多化城。

与其逐影死,宁似不鸣烹。

咄哉应有止,老矣将安行。

中庭柜子落,丈室霜月明。

此意竟萧条,犹然笑安荣。

(0)

一不做,二不休。捩转鼻孔,捺下云头。

禾山解打盐官鼓,僧繇不写戴嵩牛。

庐陵米,投子油,雪峰依旧辊双毬。

夜来风送衡阳信,寒雁一声霜月幽。

(0)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三十三钱源

至宝岂无源,源深人姓钱。

直须朝海去,馀派保千年。

(0)

送君南浦

田园有馀乐,道路有馀悲。

留君不肯住,君去欲何之。

(0)

再送贾明叔侍御

宣城重见谢玄晖,只恐斯民不久依。

为报圣朝容谏诤,南床虚位待公归。

(0)

赠啸月岩吴居士

幅巾藜杖客浮山,便隐深岩避世喧。

每见月华何事啸,此身聊欲伴孤猿。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