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层楼步回懒。恐宵深漏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层楼(céng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耸层次众多,也用来比喻事物丰富多样。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金尊(jīn zūn)的意思:指金质的酒杯,比喻地位高贵、尊贵。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融融(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和谐统一,融洽和睦。
融暖(róng nuǎn)的意思:融暖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温暖融洽、和谐愉快的氛围或关系。
上层(shàng céng)的意思:指社会中地位高、权力大的人群或阶层。
踏歌(tà gē)的意思:跳舞、欢乐的样子。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为了(wèi le)的意思:为了表示出为了某个目的而付出努力或牺牲。
- 鉴赏
这首《醉太平·岁暮,次辛稼轩韵》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画家吴湖帆所作,以词的形式展现了岁末时节的氛围。"太平未远。春风不浅"描绘了社会安宁与春风和煦的景象,给人以平静而温暖的感受。"踏歌声彻令人软"则通过歌声的悠扬,传达出节日或聚会中人们的欢乐情绪,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夜寒帘半卷。红光摇曳融融暖"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虽然有寒意,但透过半卷的帘幕,室内烛火摇曳,散发出暖意,营造出温馨的气氛。"难为了金尊满"表达了对美酒佳肴的享受,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欲上层楼步回懒"写词人想要登高望远,却又因舒适而懒于行动,流露出一种慵懒闲适的心境。最后"恐宵深漏短"则暗示了时间已晚,担心夜色渐深,时光匆匆。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暮时节的生活情景,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词人的生活情趣和对时光的珍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刘仲高提刑所藏文与可墨竹
萧郎画竹称逼真,与可所作尤绝伦。
不将丹青借粉饰,直把宝墨传精神。
渭川万个在胸次,援毫戏扫如烟云。
眼前先见欲画者,兔起鹘落气益振。
稚枯偃仰尽变态,笔力斡转风霆春。
平生知作几千幅,得心应手老斲轮。
当时谁是识画者,谪仙东坡盖其人。
老坡亦善作此画,意虽已到法未亲。
是中妙处不传授,但得木石枯鳞皴。
自从兵火丧乱后,锦囊玉轴随埃尘。
公于何处得此本,四枝墨色犹鲜新。
风梢雨叶间浓淡,纷披屈折节脉匀。
置之座右涤炎暑,飒飒更觉秋声闻。
子猷会见定绝倒,安用日事栽培勤。
只今与可骨已朽,妙迹散落此幸存。
愿公秘惜勿轻示,更筑小堂名墨君。
《题刘仲高提刑所藏文与可墨竹》【宋·李纲】萧郎画竹称逼真,与可所作尤绝伦。不将丹青借粉饰,直把宝墨传精神。渭川万个在胸次,援毫戏扫如烟云。眼前先见欲画者,兔起鹘落气益振。稚枯偃仰尽变态,笔力斡转风霆春。平生知作几千幅,得心应手老斲轮。当时谁是识画者,谪仙东坡盖其人。老坡亦善作此画,意虽已到法未亲。是中妙处不传授,但得木石枯鳞皴。自从兵火丧乱后,锦囊玉轴随埃尘。公于何处得此本,四枝墨色犹鲜新。风梢雨叶间浓淡,纷披屈折节脉匀。置之座右涤炎暑,飒飒更觉秋声闻。子猷会见定绝倒,安用日事栽培勤。只今与可骨已朽,妙迹散落此幸存。愿公秘惜勿轻示,更筑小堂名墨君。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5067c6c412f3818931.html
余行次衡阳弹压曹成七万馀人出湖南境移师衡山降步谅二万众既入长沙次日即遣师降王进三千人于湘乡县七星寨复破王俊三千馀人于邵州其馀群盗以次讨定凡五万馀选择精锐得万二千人分隶诸将境内遂安流移归业上章复丐宫祠未报间闻有旨废宣抚司及以言者罢去有感二首·其一
起废无因许退藏,报恩欲效短中长。
固知吉甫无张仲,犹冀文侯知乐羊。
破贼功名嗟寂寞,吞燕志气已凄凉。
春鸿秋燕空来往,昭氏成亏可两忘。
周元仲来自湖外传示崧老赠东林圭三友篇读之慨然因次其韵
粲粲襄陵翁,大岳九世孙。
文章老益奇,于道见本原。
我生植艰虞,惨澹风霾昏。
挽翁共出力,一廓扶桑暾。
芬馥蓺兰芷,神奸伐蛟鼋。
此志竟萧条,相顾声为吞。
远游负深衅,行偏西南坤。
忆昨遇江上,携手庐山樊。
林间接软语,穷尽兴衰根。
三年隔瘴海,岂谓我尚存。
何尝知枣梨,颇亦闻风幡。
读翁三友篇,雅契久弥敦。
江南盗云扰,崛起巢与温。
翁今渺安在,犹滞脩水源。
我病寄闽岭,栖息僧家园。
百念悉灰冷,窥见易象浑。
区区不自量,信笔笺微言。
逝将从翁游,淬砺删其繁。
三圣邈已远,万古同所尊。
何当进此道,对坐虚明轩。
《周元仲来自湖外传示崧老赠东林圭三友篇读之慨然因次其韵》【宋·李纲】粲粲襄陵翁,大岳九世孙。文章老益奇,于道见本原。我生植艰虞,惨澹风霾昏。挽翁共出力,一廓扶桑暾。芬馥蓺兰芷,神奸伐蛟鼋。此志竟萧条,相顾声为吞。远游负深衅,行偏西南坤。忆昨遇江上,携手庐山樊。林间接软语,穷尽兴衰根。三年隔瘴海,岂谓我尚存。何尝知枣梨,颇亦闻风幡。读翁三友篇,雅契久弥敦。江南盗云扰,崛起巢与温。翁今渺安在,犹滞脩水源。我病寄闽岭,栖息僧家园。百念悉灰冷,窥见易象浑。区区不自量,信笔笺微言。逝将从翁游,淬砺删其繁。三圣邈已远,万古同所尊。何当进此道,对坐虚明轩。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5167c6c41388540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