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居此岩,诵经岁云久。
《汝华岩》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汝 华 岩 宋 /李 廌 道 人 居 此 岩 ,诵 经 岁 云 久 。鬼 神 夜 护 持 ,空 岩 击 刁 斗 。吁 嗟 已 成 尘 ,藤 萝 穿 石 牖 。
- 翻译
- 一位道士居住在这座山岩上,常年诵读经文。
夜晚有鬼神守护,他们在空寂的山岩中敲击刁斗以驱邪。
感叹时光荏苒,这里的一切已化为尘土,只有藤萝穿透石头窗户生长。
- 注释
- 道人:指修道之人。
岩:岩石。
岁云久:多年。
鬼神:泛指超自然的力量或信仰中的神灵。
空岩:空旷的山岩。
击刁斗:古代夜间巡逻时敲击的铜器,用来警示和驱邪。
吁嗟:叹息。
尘:尘土,象征时间的流逝。
藤萝:一种攀援植物。
石牖:石头窗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在深山之中的生活情景,体现了道家清静无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诗中“诵经岁云久”表明道人长期居住于此,勤奋修行,追求精神的超脱与净化。“鬼神夜护持”则是对道教信仰的一种体现,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界和神性力量的崇敬之情。接下来的“空岩击刁斗”描绘了岩洞中清冷孤寂的声音环境,而“吁嗟已成尘”则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情感体验。最后,“藤萝穿石牖”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力的侵蚀,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的植物似乎是在证明着岁月的痕迹。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如“诵经岁云久”的悠长与“空岩击刁斗”的孤寂形成对照,“吁嗟已成尘”的沧桑感与“藤萝穿石牖”的生机勃勃构成了对比,从而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深邃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对道人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诗人李廌对于山水自然和道家文化的独特感悟与艺术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白纻山作二首·其一
桓公酣宴地,罗绮骄春丛。
舞态馀回雪,歌声逗结风。
宾客三千醉,杂沓待鸣钟。
繁华能几时,转瞬成蒿蓬。
双鹤阵云寂,丹凤梁月空。
时时见樵牧,指点认故宫。
驰景信靡停,秉烛亦已悤。
寄谢世间人,为乐及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