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虎能食人,已非貙氓面。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触纶(chù lún)的意思:触摸纤细的丝线,比喻触及问题的核心或关键。
处子(chǔ zǐ)的意思:指未有过性经验的人或事物。
犊子(dú zǐ)的意思:指儿子,也用来形容某些人缺乏经验或者表现得幼稚愚蠢。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涸鱼(hé yú)的意思:比喻事物极度枯竭或达到最后的境地。
岂遽(qǐ jù)的意思:岂遽意为突然,忽然,表示事情来得很突然,没有准备。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食人(shí rén)的意思:吃人肉,指残忍凶恶的行为。
四足(sì zú)的意思:四个脚,形容稳定、坚固。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文鳐(wén yá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一段落令人感到精彩、出色。
颜容(yán róng)的意思:指面容、表情。
役役(yì yì)的意思:形容身心疲惫,劳累过度。
炙手(zhì shǒu)的意思:形容非常受欢迎或非常重要。
- 鉴赏
这首诗《杂诗(其六)》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一系列比喻和象征,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社会地位与道德价值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人生富贵心,役役谁能免”,开篇即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富贵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表达了对世俗追求的普遍认同与感慨。接下来,“炙手冷可热,涸鱼流乃转”两句,运用自然现象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权力与地位变化无常,如同炙热的手掌遇冷可恢复原状,干涸的鱼儿遇水则得以重生,暗示了社会中权力与地位的易变性。
“文鳐飞触纶,四足鲤亦软”两句,进一步以神话传说中的文鳐鱼和普通鲤鱼为例,说明即使是最为高贵或看似强大的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也可能变得脆弱无力,强调了外在力量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化虎能食人,已非貙氓面”一句,通过老虎化身为人的比喻,警示人们即使外表看似温和,内心可能隐藏着危险,暗指社会中存在伪装与欺骗的现象。
最后,“守如处子身,身岂遽云贱。犊子但随时,颜容莫与辨”两句,表达了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重要性。处子之身象征纯洁与坚持,即使身处低微,也不应自视卑贱;而犊子随季节变化,形象地比喻人应当顺应时势,但不应失去自我本质,保持真实面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巧妙比喻,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社会地位的多变性以及道德价值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保持自我,坚守道德底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
昔日才高容貌古,相敬如宾不相睹。
手奉蘋蘩喜盛门,心知礼义感君恩。
三星照户春空尽,一树桃花竟不言。
结束车舆强游往,和风霁日东皋上。
鸾凤参差陌上行,麦苗萦陇雉初鸣。
修容尽饰将何益,极虑呈材欲导情。
六艺从师得机要,百发穿杨含绝妙。
白羽风驰碎锦毛,青娥怨处嫣然笑。
杨生词赋比潘郎,不似前贤貌不扬。
听调琴弄能和室,更解弯弧足自防。
秋深为尔持圆扇,莫忘鲁连飞一箭。
病后寒食
故纱绛帐旧青毡,药酒醺醺引醉眠。
斗擞弊袍春晚后,摩挲病脚日阳前。
行无筋力寻山水,坐少精神听管弦。
抛掷风光负寒食,曾来未省似今年。
春村
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农夫舂旧谷,蚕妾捣新衣。
牛马因风远,鸡豚过社稀。
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
寻春题诸家园林
闻健朝朝出,乘春处处寻。
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
渐以狂为态,都无闷到心。
平生身得所,未省似而今。
伊州歌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慇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