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钵石》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放 钵 石 宋 /章 得 象 石 上 曾 经 转 钵 盂 ,石 边 南 北 路 崎 岖 。行 人 见 石 空 嗟 欢 ,还 识 西 来 意 也 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路(běi lù)的意思:指北方的道路,也用来比喻艰难险阻的事业或道路。
钵盂(bō yú)的意思:指富贵、荣华的象征。
嗟叹(jiē tàn)的意思:表示悲叹、叹息、惋惜之情。
来意(lái yì)的意思:指来访的目的或意图。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南北路(nán běi lù)的意思:指南方和北方之间的道路,也比喻两个不同的方面或立场。
- 注释
- 石上:指代过去僧侣修行的地方。
转钵盂:僧侣转动的法器,象征着修行或传法。
石边南北路:道路沿着石头边延伸,指南北方向。
崎岖:形容道路不平坦,艰难。
行人:过路的人。
空嗟叹:徒然感叹。
识:理解。
西来意:从西方来的意图或佛法。
也无:是否。
- 翻译
- 石头上曾有僧侣转经筒
路边通往南北的小路曲折不平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放钵石》,是宋代诗人章得象所作。诗中描述了一块石头,上面曾有僧侣转经的钵盂,暗示着这里曾是佛教徒修行或传法的地点。"石上曾经转钵盂"描绘了历史的痕迹,"石边南北路崎岖"则写出环境的艰辛与道路的曲折。
后两句"行人见石空嗟叹,还识西来意也无",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佛法传播的感慨。行人见到石头或许会感叹,但他们是否能理解并领悟到石头背后蕴含的佛教东传的精神和智慧,诗人以疑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深思。整首诗寓含哲理,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将军行
虏骑初传寇,将军别置营。
猿肱求陷阵,燕颔请专征。
冰壮蛟纹阔,霜坚雉尾晴。
抨弦攒月的,镂剑写山精。
制敌随形势,全军出死生。
怪云冲障落,吉气抱鞍行。
泾黑防流毒,山红侦伏兵。
雁毛梳雪短,虎迹漫沙平。
汉月犹能辨,胡星不可名。
相看无一语,醉拔骨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