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流风(liú fēng)的意思:指流动的风,形容风势强劲、迅猛。
如画(rú huà)的意思:形容景色或者形象非常美丽,宛如画中一般。
上巳(shàng sì)的意思:上巳是一个汉字成语,意思是指在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
生日(shēng rì)的意思:比喻人的寿命长久,长寿如南山。
禊事(xì shì)的意思:指古代祭祀仪式中的净身洗浴之事,也泛指清除污垢、犯错误后的悔过自新之举。
修禊(xiū xì)的意思:修禊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进行的一种祭祀仪式,目的是为了祈求国家的安宁和风调雨顺。
艳阳(yàn yáng)的意思:指明亮、照人的阳光。
阳天(yá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气,没有阴云的天空。
追溯(zhuī sù)的意思:追寻事物的起源或历史,找出事物的来源或过去的情况。
准备(zhǔn bèi)的意思:指准备得十分周到、万无一失。
艳阳天(yàn yáng tiān)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天气,形容天空晴朗、阳光明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生机,以及对传统节日的庆祝。"春光如画艳阳天",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美丽景象,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生日刚逢上巳前",点明了诗中人物的生日恰巧在上巳节之前,上巳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人们会到水边洗濯,祈求健康和吉祥。
接下来的"准备兰亭修禊事",提到了兰亭修禊,这是上巳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源于东晋时期,文人雅士聚集在兰亭,进行宴饮、赋诗等活动,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流风追溯永和年",则进一步将这一活动与历史上的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相联系,那一年的兰亭集会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诗人在追溯这一传统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喜悦,还蕴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记忆的尊重。通过描绘个人的生日与传统节日的结合,以及对兰亭修禊这一文化活动的追溯,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具个人情感又富含文化意蕴的氛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
衔恩暂遣分龙节,署敕还同在凤池。
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
和太原山亭怀古诗
中庭起崖谷,漱玉下涟漪。
丹丘谁云远,寓象得心期。
岂不贵钟鼎,至怀在希夷。
唯当蓬莱阁,灵凤复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