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洪史君赴阙移节会府》
《送洪史君赴阙移节会府》全文
宋 / 吴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史君文彩相如,暂向明时绾左符。

为郡似家身似客,视民如子吏如奴。

公金石光千古,吏部文章妙两都

戴白垂髫相与语,如公治行向来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hóngshǐjūnquējiéhuì
sòng / jǐng

shǐjūnwéncǎihànxiāngzànxiàngmíngshíwǎnzuǒ

wèijùnjiāshēnshìmín

gōngjīnshíguāngqiānwénzhāngmiàoliǎngdōu

dàibáichuítiáoxiānggōngzhìxíngxiàngl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部文(bù wén)的意思:指文字文章,特指文学作品。

垂髫(chuí tiáo)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头发还没有长齐,即指年幼的孩子。

戴白(dài bái)的意思:指人们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而故意做出表面上与实际相反的举动。

公金(gōng jīn)的意思:指公共财产或公共资金。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吏部(lì bù)的意思:指官吏机构,也用来形容官吏的行为或作风。

两都(liǎng dū)的意思:指两个都城,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有两个政治中心。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史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被人尊敬和推崇的人,又指被人称赞和仰慕的人。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文彩(wén cǎi)的意思:形容文辞华丽、富有艺术感。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向明(xiàng míng)的意思:向着明亮的方向前进,意味着积极向上、追求进步。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治行(zhì xíng)的意思:指纠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道德规范。

视民如子(shì mín rú zǐ)的意思: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人民,表示治理者对人民的关怀和爱护。

注释
史君:指史姓的官员。
文彩:才情,文采。
汉相如: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
左符:古代官印的一种,象征权力。
为郡:治理郡县。
似家:如同在家中。
视民:看待百姓。
如子:如同自己的孩子。
吏如奴:对待官吏如同仆人。
鲁公:对某位有成就官员的尊称,可能指鲁国的某位公卿。
金石:比喻功业或文章流传久远。
光千古:光照千秋,永垂不朽。
吏部:古代官署名,主管官员选拔任免。
文章:这里指诗文才华。
妙两都:在两个都城(长安、洛阳)都享有盛誉。
戴白:老人头发花白。
垂髫:儿童头发下垂,指小孩。
相与语:相互交谈。
治行:治理地方的政绩和品行。
向来无:从来都没有过。
翻译
史君才情如同汉代的司马相如,暂时在清明时代执掌重要职权。
治理郡县就像在自家一样,对待百姓如同亲子,对待官吏犹如主人。
鲁公的功绩和文章光照千秋,吏部的文章在两都堪称绝妙。
老者孩童一同交谈,像他这样的官员,治理行为历来无人能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儆所作,名为《送洪史君赴阙移节会府》。从文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史君的才能和品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

“史君文彩汉相如,暂向明时绾左符。”两句以史君比拟古代著名的文学家相如和政治家萧何,通过“文彩”二字赞扬其文学才华非凡,同时,“绾左符”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为郡似家身似客,视民如子吏如奴。”史君治理地方之情怀被比喻成像对待家人一样关心百姓,对待下属却严格有序,就像是父母对孩子和主人的权威一样,这些形象化的语言突出了史君在公务上的仁厚与严明。

“鲁公金石光千古,吏部文章妙两都。”这两句赞美了史君的文学成就,将其比作鲁国古代的金石之光,流传千年,同时指出他在官府中的文章作品,既能表现其高超技艺,又能治理两地,这里的“两都”可能是指两个行政区域。

最后,“戴白垂髫相与语,如公治行向来无。”诗人以亲切的口吻,表达了对史君的敬意和对他治理能力的认同,通过老者头发花白的形象,以及“如公”二字,传递出一种时间的沉淀和对人物品质的高度肯定。

整首诗以赞美史君为主线索,将其个人的文学才华、政治才能以及人格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篇表达深情厚谊与高水平艺术性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吴儆

吴儆
朝代:宋   字:恭父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jǐng)(1125~1183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猜你喜欢

八声甘州·其二和邓中甫中秋

看团团、一物大如杯,时复几何秋。

俯天涯海角,今来古往,人物如流。

想见霓裳歌罢,无物与浇愁。

惟有当时树,香满琼楼。

谁念南楼老子,倚西风尘满,心事悠悠。

便班姬袖里,明月一时休。

叹年年、吹箫有约,又一番、鹤梦雪堂舟。

池上久,满身风露,还索衣裘。

(0)

念奴娇·其十八

自填曲子,自歌之、岂是行家官样。

眼瞎背驼方引去,羞杀陈抟种放。

摺起残编,寄声太乙,不必烦藜杖。

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

安乐值几多钱,且幅巾绦褐,准云台象。

长扇矮壶山南北,忘却晓随天仗。

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元不论资望。

香山误矣,渔翁何减为相。

(0)

念奴娇·其十五四和

太丘晚节,把家事、一切传他谌纪。

业已休休,又谁解露绶,会稽郡邸。

张丈殷兄,阮生朱老,相与为唇齿。

酒楼犹记,谪仙尝醉于此。

一二耆旧贻书,新来强健否,问年今几。

谢傅当时,却因个甚,抛了东山起。

对局含嚬,闻筝堕泪,围在愁城里。

吾评晋士,不如归去来子。

(0)

木兰花慢·其七己未生日

新来衰态见,书懒读,镜休看。

笑量窄才悭,卷无警策,杯有留残。

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须与鬓难瞒。

假使诏催上道,不如敕放还山。数年前乞挂衣冠。

耄矣尚盘桓。且行歌拾穗,未应天上,解胜人间。

仙家更无理会,至今传、都厕处刘安。

莫怪是翁矍铄,止缘老子痴顽。

(0)

蔡伟叔讲通书

蒋君易学高无助,蔡子重来讲杏坛。

绛帐先生移席听,青衿学士堵墙观。

举扬霁月光风易,笺注先天太极难。

稳坐虎皮挥麈尾,岂知春雨客毡寒。

(0)

郭熙山水障子

高为峰岚下涛江,极目森秀涵苍凉。

始知著色未造极,壹似丑女施铅黄。

惊泉骇石聚幽怪,巨楠穹柏蟠老苍。

鹿门寺,华子冈,是耶非耶远莫详。

疑闻钟声起晻霭,似有帆影来微茫。

陌穷渡绝雪满坂,驴鞍钓笠分毫芒。

炎曦亭午试展玩,坐觉烟雨生缣缃。

古来绝艺必名士,俗史辟易安敢当。

大年脂粉米老狂,先朝仅数燕侍郎。

吾闻汾阳子,贵购父画一笔不许它人藏。

矮屏短轴已可宝,况此四幅垂华堂。

呜呼主人谨护守,神雷鬼电或取将。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