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崇江道,天长幔岭云。
灵鱼寻汉祀,仙掌谒夷君。
独往清溪夜,啼猿几处闻。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唐应德前往武夷山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首句“那堪逢乱后”,开篇即点明了背景——战乱之后,世事动荡,这样的背景下送别友人,更添了几分沉重与不舍。接着“重此对离群”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痛苦,即使在平时,分别也已令人伤感,更何况是在战乱之后,亲友离散,更加难舍难分。
“岁晚崇江道,天长幔岭云”两句,转而描写送别途中的景色。岁末之时,崇江之畔,天际辽阔,云雾缭绕于幔岭之上,景象壮丽而凄美,既烘托了离别的氛围,也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艰难。
“灵鱼寻汉祀,仙掌谒夷君”则通过神话传说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灵鱼似乎在追寻古老的祭祀之地,仙掌向夷君致意,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
最后,“独往清溪夜,啼猿几处闻”将视角拉回现实,描绘了友人独自一人在夜晚行经清溪的情景,猿猴的啼声在四周回荡,既渲染了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未知。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慨。
瀰茫巨浸无坤轴,溶溶一镜天东北。
两虹渴饮驾空来,千寻横截玻瓈碧。
啮堤骇浪飞晴雨,晦冥白昼蛟鼍舞。
万家灯火水晶宫,令肃貔貅夜挝鼓。
斗柄衔城湖月白,清愁恼我江南客。
安得风流张志和,共醉渔舟擪长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