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投古寺,秋虫吟乱山。
月明露已白,风定云方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攽在岘山寺的夜晚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自然的宁静之美。
首句“眷予倦羁旅”,表达了诗人对长途跋涉、漂泊不定生活的厌倦与渴望归家的心情。接着,“坎壈林壑间”描绘了诗人身处崎岖山林间的孤独与困顿,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不平。
“落日投古寺”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地点的转换巧妙结合,夕阳西下,诗人疲惫地投宿于古老的寺庙中,为后续的静谧氛围埋下了伏笔。
“秋虫吟乱山”以秋虫的鸣叫衬托出山林的寂静,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月明露已白,风定云方还”这两句诗,通过月光、露水、风和云的变化,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月光皎洁,露珠晶莹,风停云散,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最后,“王事殊未暇,怅兹清夜閒”表达了诗人对公务繁忙、无暇享受宁静夜晚的遗憾。这里的“王事”既可指官职上的责任,也暗含了对理想生活与现实冲突的无奈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