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吊 崔 补 阙 唐 /徐 夤 近 来 吾 道 少 ,恸 哭 博 陵 君 。直 节 岩 前 竹 ,孤 魂 岭 上 云 。缙 绅 传 确 论 ,丞 相 取 遗 文 。废 却 中 兴 策 ,何 由 免 用 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孤魂(gū hún)的意思:指没有归宿的灵魂,形容人孤独无助、失落寂寞。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缙绅(jìn shēn)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确论(què lùn)的意思:确实的道理或论断。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恸哭(tòng kū)的意思:痛苦地大声哭泣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用军(yòng jūn)的意思:指运用兵力如同神明般高明,形容战术运用巧妙,战斗力强大。
直节(zhí jié)的意思:直截了当地坚守正义、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 翻译
- 最近我的信仰减少了,为博陵君深感悲痛。
正直的节操如同岩前翠竹,他的孤魂飘荡在山岭之上云间。
士大夫们流传着他的真实评价,丞相收集了他的遗作。
废弃了复兴国家的策略,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继续使用?
- 注释
- 吾道:我的信仰。
恸哭:深切哀悼。
博陵君:指某位已故的人。
直节:正直的节操。
岩前竹:象征坚韧不屈。
孤魂:逝者的灵魂。
岭上云:飘渺的天空,象征逝者灵魂的归宿。
缙绅:古代官员的代称。
确论:确切的评价。
丞相:古代高级官员。
遗文:遗留的著作或文章。
废却:废弃。
中兴策:复兴国家的计划。
何由:如何能够。
免用军:避免使用武力。
- 鉴赏
此诗是唐代诗人徐夤的《吊崔补阙》。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故人崔补阙的悼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才子的怀念,以及对时事变迁的无奈感慨。
"近来吾道少"一句,表明诗人最近感到自己所持之道越来越孤独。"恸哭博陵君"则是说诗人为逝去的朋友崔补阙而痛哭,博陵是古地名,此处代指崔补阙。
第三、四句 "直节岩前竹,孤魂岭上云",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岩前的竹子和岭上的云,都成了孤独灵魂的象征。
"缙绅传确论,丞相取遗文" 表明诗人在缅怀中翻阅着崔补阙生前留下的文章或遗嘱,其中“缙绅”形容文献之繁多,“丞相”可能是对崔补阙的尊称。
最后两句 "废却中兴策,何由免用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计无法施展,以及个人才华未被发挥的无奈感受。"废却"意味着放弃或废弃,而“中兴策”指的是恢复国势的计谋。"何由免用军"则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又怎能避免卷入战争之中呢?
整首诗情真意切,语言凝练,通过对故人的悼念,抒发了诗人个人的哀思和时代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从弟删东归
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
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
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
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