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岸拖红,桐阶堕碧,响接寒砧催暝。霜痕略剩。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积阴(jī yīn)的意思:积累阴气,指长期受压抑或积累不良情绪。
客鬓(kè bìn)的意思:形容人的头发黑而长,像客人一样整齐。
离情(lí qíng)的意思:指离别时的深情厚意,离别情感。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年华(nián huá)的意思:
[释义]
(名)时光,年岁。
[构成]
偏正式:年(华
[例句]
年华似流水。(作主语)平林(píng lín)的意思:指平坦的原野或平地
凄断(qī d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痛苦的情感。
樵径(qiáo jìng)的意思:指山林中的小路,比喻行走艰难的道路。
秋影(qiū yǐng)的意思:指秋天的影子,比喻事物的痕迹或迹象。
疏冷(shū lěng)的意思:疏远、冷淡
霜痕(shuāng hén)的意思:霜痕是指秋天的霜冻痕迹,比喻岁月的痕迹或者人生的经历。
亭皋(tíng gāo)的意思:指高山的峰顶或山头。
晚年(wǎn nián)的意思:指人的晚年阶段,也指晚年的时候。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烟景(yān jǐng)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景色,形容景色美丽而朦胧。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 鉴赏
这首《台城路·秋叶和桐花阁韵》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沈泽棠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落叶与桐花交织的凄美画面。
开篇“西风吹换亭皋树”,以西风起笔,点明季节转换,亭皋上的树木在秋风中变换颜色,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接着“萧萧瘦摩烟景”一句,通过“萧萧”形容秋风的凄厉,与“瘦摩”描绘树木在秋风中的枯瘦形态,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枫叶与桐叶在秋风中飘落,“枫岸拖红,桐阶堕碧”,色彩对比鲜明,红绿相间,展现出秋天特有的斑斓景象。而“响接寒砧催暝”则借捣衣声的回响,暗示时间的流逝,夜幕即将降临。
“霜痕略剩”一句,描绘了霜降后的痕迹,虽已不多,却依然存在,象征着岁月的痕迹。接下来“笑客鬓赢来,半江秋影”,以“笑”字赋予霜痕以生命力,同时将霜痕与客人的白发相对比,寓意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最后“晼晚年华,为谁著意做疏冷”,表达了对晚年的感慨,似乎在说,即使再美的景色,也难以留住时光的流逝。
“短檐积阴悄减,远山摇落处,堆遍樵径”描绘了阴云逐渐消散,阳光洒在短檐之上,远处的山峦在秋风中摇曳,落叶铺满了小径,一片寂静。这一段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寂寥与凄清。
“色带残阳,声和细雨,凄断黄昏频听”则是对黄昏时刻的描绘,夕阳余晖与细雨交织,构成一幅凄美的画面,让人不禁心生哀愁。而“愁深月静。又奚索平林,露鸦啼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月光下的寂静平林,被露鸦的啼叫声打破,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哀伤。
最后“送尽离情,一沟流水净”以流水净喻离情尽,仿佛所有的离别情绪都被这清澈的水流带走,留下一片宁静与空灵。
整首词通过对秋叶、桐花、霜痕、晚霞、细雨、露鸦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秋日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君子行
莫以君子交,断绝小人欢。
小人蓄疑毒,君子受其患。
鲛蜃岂不雄,力能排丘山。
所遇无完物,齿锷如刀镮。
大造为馀种,置之溟海间。
神龙不羞宅,喣沫各相安。
所以太丘长,广道以自全。
恻怆东京客,达者悲其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