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客(chǔ kè)的意思:指在他乡的客人,也可指在异地独自奋斗的人。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佳味(jiā wèi)的意思:指美味可口、令人喜爱的食物;也指事物的精华、精髓。
姜桂(jiāng guì)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用来比喻贤良能干的臣子。
靖节(jìng jié)的意思:指保卫国家、捍卫正义、守护节日等的行为。
酒人(jiǔ rén)的意思:指喝酒成瘾、沉迷于酒中的人。
篱花(lí huā)的意思:指花朵开放在篱笆上,形容美好的事物不被人珍惜或欣赏。
霖雨(lín yǔ)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的雨。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颦效(pín xiào)的意思:模仿别人的表情或动作,以至于变得和对方一样。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盐梅(yán méi)的意思:指盐和梅花,比喻事物的矛盾性质或者不相称的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情趣与心境。首句“楚客有佳味”,以楚地的美食喻指山中生活的独特风味,暗示山居生活虽远离尘嚣,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乐趣。接着,“山僧非酒人”一句,点出山中僧侣不嗜酒的特点,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环境的清静与超脱。
“醉嫌陶靖节,颦效屈灵均”两句,运用典故,将山中隐士与古代文人陶渊明、屈原相比较。陶渊明以饮酒著称,而山中僧侣则“醉嫌”,表现出对世俗饮酒风气的反感;屈原以忧国忧民著称,山中隐士则“颦效”,意在表达对屈原精神的敬仰和效仿,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
“无复盐梅想,偏宜姜桂辛”两句,通过食物的调味来象征山中生活的简单与自然。盐梅是古代常用的调味品,这里用来比喻世俗生活的复杂与繁琐;而姜桂辛则是山中常见的调料,象征着山居生活的质朴与纯粹。这两句表达了山中隐士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东篱花满眼,霖雨任经旬”两句,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宁静的画面。东篱之花,象征着山中隐士内心的淡泊与高洁;霖雨,即长时间的雨,象征着外界的纷扰与世事的变迁,而山中隐士却能安然自得,不为所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向往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龟峰
形势如龟禀赋奇,昂头曳尾向溪湄。
石色烝霞红甲润,苔痕湿雨绿毛垂。
恍如献瑞在官日,犹似呈书出洛时。
千秋矻立层霄表,寿比乔松可等期。
雁汊东守风四首·其二
蓬窗隔世尘,但有书满床。
度日无与虞,日课一指彊。
坐免鹜雁聒,自诧肝肺香。
奔骥踠足意,翛然吾自忘。
贤否岐非是,徇己乃所望。
温故餍新得,但觉此味长。
晚来炮车云,翻空更漂扬。
吾书未渠尽,更借灯烛光。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