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杂咏·其十六餐菊》
《山居杂咏·其十六餐菊》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楚客佳味山僧酒人

醉嫌陶靖节颦效灵均

无复盐梅想,偏宜姜桂辛。

东篱满眼霖雨任经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楚客(chǔ kè)的意思:指在他乡的客人,也可指在异地独自奋斗的人。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佳味(jiā wèi)的意思:指美味可口、令人喜爱的食物;也指事物的精华、精髓。

姜桂(jiāng guì)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用来比喻贤良能干的臣子。

靖节(jìng jié)的意思:指保卫国家、捍卫正义、守护节日等的行为。

酒人(jiǔ rén)的意思:指喝酒成瘾、沉迷于酒中的人。

篱花(lí huā)的意思:指花朵开放在篱笆上,形容美好的事物不被人珍惜或欣赏。

霖雨(lín yǔ)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的雨。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颦效(pín xiào)的意思:模仿别人的表情或动作,以至于变得和对方一样。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盐梅(yán méi)的意思:指盐和梅花,比喻事物的矛盾性质或者不相称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情趣与心境。首句“楚客有佳味”,以楚地的美食喻指山中生活的独特风味,暗示山居生活虽远离尘嚣,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乐趣。接着,“山僧非酒人”一句,点出山中僧侣不嗜酒的特点,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环境的清静与超脱。

“醉嫌陶靖节,颦效屈灵均”两句,运用典故,将山中隐士与古代文人陶渊明、屈原相比较。陶渊明以饮酒著称,而山中僧侣则“醉嫌”,表现出对世俗饮酒风气的反感;屈原以忧国忧民著称,山中隐士则“颦效”,意在表达对屈原精神的敬仰和效仿,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

“无复盐梅想,偏宜姜桂辛”两句,通过食物的调味来象征山中生活的简单与自然。盐梅是古代常用的调味品,这里用来比喻世俗生活的复杂与繁琐;而姜桂辛则是山中常见的调料,象征着山居生活的质朴与纯粹。这两句表达了山中隐士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东篱花满眼,霖雨任经旬”两句,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宁静的画面。东篱之花,象征着山中隐士内心的淡泊与高洁;霖雨,即长时间的雨,象征着外界的纷扰与世事的变迁,而山中隐士却能安然自得,不为所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赠陆稼村

风雨鸡鸣江上村,祇今遗叟几人存。

煎茶陆羽忘尘世,学稼樊迟老圣门。

百尺苍松心不朽,千年古井水无浑。

丹崖翠壁何从见,一笑相逢醉竹根。

(0)

题龟峰

形势如龟禀赋奇,昂头曳尾向溪湄。

石色烝霞红甲润,苔痕湿雨绿毛垂。

恍如献瑞在官日,犹似呈书出洛时。

千秋矻立层霄表,寿比乔松可等期。

(0)

雁汊东守风四首·其二

蓬窗隔世尘,但有书满床。

度日无与虞,日课一指彊。

坐免鹜雁聒,自诧肝肺香。

奔骥踠足意,翛然吾自忘。

贤否岐非是,徇己乃所望。

温故餍新得,但觉此味长。

晚来炮车云,翻空更漂扬。

吾书未渠尽,更借灯烛光。

(0)

次韵张守游赵园

躬挽慈舆访小园,径?和气满壶天。

微风会意祛轻暑,红药多情驻晚妍。

欬唾生春见能事,平反供笑掩前贤。

奉亲得句无穷乐,不学狂生卧酒船。

(0)

同沈守劝农十首·其四

共扶翁媪看行轩,亦有娉婷立道边。

侵鬓黛眉唇浅注,铅珰匀莹茜裙鲜。

(0)

十诗谢廖计使·其八

陆子木已拱,遗文空隽永。

郑子为米仕,县廨縻簿领。

听公谭旧社,文陈鹅鹳整。

离索我若斯,胡术谢榛梗。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