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筚路(bì lù)的意思:指用简陋的工具和材料修建道路,比喻艰苦奋斗,创业艰难。
方言(fāng yán)的意思:
[释义]
(名)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汉语的粤方言、吴方言等。
[构成]
偏正式:方(言
[例句]
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作宾语)礼俗(lǐ sú)的意思:对待他人应该有礼貌,别人对你也会同样礼貌地对待。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桃弧(táo hú)的意思:形容弓弦弯曲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弓弦。
原韵(yuán yùn)的意思:原来的韵味;原汁原味。
远过(yuǎn guò)的意思:超过远离
展转(zhǎn zhuǎn)的意思:转变、变化。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转迁(zhuǎn qiān)的意思:指人事物由一种状态或地方转移到另一种状态或地方。
足证(zú zhèng)的意思:足够的证据或证明
- 鉴赏
这首诗《己亥杂诗(其二十四)》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诗中通过“筚路桃弧展转迁”这一句,描绘了古代先民艰苦卓绝的生活状态和迁移过程,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
“南来远过一千年”,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文化传承的悠久性和深远影响,跨越千年的时空界限,依然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脉络与痕迹。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的回溯,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识。
“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这两句诗则深入探讨了语言与礼仪习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方言不仅是地域文化的标志,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通过方言可以窥见中原文化的韵味;而礼俗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保留着三代以前的传统,显示出古代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的影响力,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仍能感受到其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古代文化的深情回顾,也是一次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黄遵宪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展现出一个既关注过去又面向未来的文人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