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古来贵色,殁去定何归。

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

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

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uòyángdān
sòng / méiyáochén

láiduōguìdìngguī

qīngyìngsànyànhuāháisuǒ

hóngjīnhuángzhíluòchuānfēi

zhūjiēyánrénshì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贵色(guì sè)的意思:指珍贵、昂贵的颜色或色彩。

金谷(jīn gǔ)的意思:指丰收的谷物或金银财富累积丰富。

洛川(luò chuān)的意思:洛川是一个地名,指代了古代中国的洛阳和川洛两地,常用来形容地势平坦的地方或者指代洛阳。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艳花(yàn huā)的意思:指美丽而短暂的事物或景象。

朱紫(zhū zǐ)的意思:指君主或贵族的宫殿、官府,也泛指权贵显贵的府邸。

金谷妓(jīn gǔ jì)的意思:指在金谷宴会上陪客的妓女。形容虚有其表,实际并不具备真才实学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洛阳牡丹》,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间繁华的感慨。首句“古来多贵色”揭示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美丽事物的崇尚,而“殁去定何归”则暗示了即使再鲜艳的牡丹也有凋零的一天,引出对生死的思考。

接下来,“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表达了诗人希望牡丹的精神(清魄)能够长存,即使肉体消逝,其美艳仍能找到依托。诗人以“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比喻牡丹被赋予了人间佳人的形象,红牡丹如金谷之妓,黄牡丹似洛川之仙子,显示了牡丹在人们心中的尊贵地位。

最后两句“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连朱紫这样的色彩也因牡丹而显得珍贵,世间能有如此令人倾倒的事物实属罕见。整首诗通过牡丹的盛衰,寓言人生荣华富贵的短暂,以及对永恒价值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山居雪后二首·其一

春近能馀几许寒,雪花才落便销残。

青松梢上兰根下,犹得三朝两日看。

(0)

之官五羊过太和县登快阁观山谷石刻赋两绝句呈知县李绅公垂主簿赵蕃昌父·其一

阁中陈迹故依然,欲问风流已百年。

南岸一峰东一塔,自言曾识老诗仙。

(0)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其三

道是兰溪水较宽,兰溪欲到怪生难。

后船只羡前船快,不觉前船阁在滩。

(0)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其十

行人满路喜歌呼,小盗何须辱庙谟。

早个使君归鼎轴,为禽颉利系单于。

(0)

聚星堂咏雪赠欧公

尝闻作者善评议,咏雪言白匪精思。

及窥古人今人诗,未能一一去其类。

不将柳絮比轻扬,即把梅花作形似。

或誇琼树斗玲珑,或取瑶台造嘉致。

散盐舞鹤实有徒,吮墨含毫不能既。

深悼无人可践言,一旦见君何卓异。

万状驱从物外来,终篇不涉题中意。

宜乎众目诗之豪,便合登坛推作帅。

回头且报郢中人,从此阳春不为贵。

(0)

和孙圭秘丞

老来楷法不如初,试向閒斋习草书。

落笔何曾见飞动,彫章早已过吹嘘。

伯英比圣功难到,怀素称狂力有馀。

若谓伊余堪继踵,只应缘木可求鱼。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