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后名(hòu míng)的意思:指后来出现的名字或称号。
祸福(huò fú)的意思:祸福指的是人生中的好坏遭遇,有时候祸福并存,意味着好事和坏事常常一起发生。
能事(néng shì)的意思:指能力强,事情办得好的人。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身后(shē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另一个人或事物之后,引申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闲气(xián qì)的意思:指无事生事,无故惹事,形容人多事、好争吵或无事生非的行为。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 注释
- 丁宁:叮嘱,告诫。
不肯听:不愿意去理解或接受。
四时:春夏秋冬。
万物:自然界的一切生物。
祸福眼前事:当前的得失。
是非身后名:死后留下的名声和评价。
闲气:不必要的生气。
浪与世人争:无意义地与他人争执。
- 翻译
- 上天已经明确警示,人们却大多不愿倾听。
四季都有各自的景色,万物又怎能无动于衷。
眼前的祸福是实际的,身后的评价才是名声。
谁又能做到事事平心静气,无谓地与世人争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独坐吟(其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首句“天告自丁宁,人多不肯听”寓言般地指出,自然规律和天道常在提醒人们,但许多人往往忽视不听。接下来,“四时皆有景,万物岂无情”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律动,暗示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情感。
“祸福眼前事,是非身后名”两句揭示了人生的现实与虚幻,即短暂的幸福或不幸,以及死后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最后,“谁能事闲气,浪与世人争”劝诫人们不要沉溺于无谓的争斗,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因闲言碎语而浪费精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诗,富有哲理,体现了邵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处世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