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庚寅七夕》
《鹧鸪天.庚寅七夕》全文
清 / 陈匪石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山月娟娟薜萝。虫声今夜得秋多。

苔阴零露凉于水,江上停云薄似罗。

催短箭,托微波几曾真见鹊填河

人间尽有罗池客,织倦耕慵奈尔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娟娟(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零露(líng lù)的意思:指早晨露水未干,形容时间很早。

罗池(luó chí)的意思:指人多拥挤,场面繁杂。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上停(shàng tíng)的意思:停留在上面,不再往上升或往前进。

填河(tián hé)的意思:指用大量的土石等填充河道,使河水无法流淌。比喻用各种手段堵塞或阻挠事物的发展。

停云(tíng yún)的意思:指云彩停止运动,形容风势平息、天气转好。

微波(wēi bō)的意思:微波是由“微”和“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泛指微小的波动或变化。

鹊填河(què tián hé)的意思:形容力量微小,无法改变大局。

鉴赏

这首《鹧鸪天·庚寅七夕》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七夕之夜景象。

首先,“山月娟娟度薜萝”,诗人以“娟娟”形容月光柔和,轻盈地穿过茂密的藤蔓,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虫声今夜得秋多”,点明了季节的转换,秋夜的虫鸣声此起彼伏,增添了夜晚的生机与活力。

“苔阴零露凉于水,江上停云薄似罗”,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凉与朦胧。露珠在苔藓上闪烁,仿佛比水还要凉爽;江面上飘浮着一层薄云,如同轻纱般细腻,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

“催短箭,托微波”,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时间的流逝比作箭矢的飞逝,而情感的传递则比作微波的轻轻荡漾,形象地表达了时光的匆匆与情感的细腻。

“几曾真见鹊填河”,引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对爱情美好但又遥不可及的感慨。最后一句“人间尽有罗池客,织倦耕慵奈尔何”,则以罗池(即银河)边的客人(暗指牛郎织女)为例,感叹于他们因相隔银河而无法相聚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琐碎与忙碌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七夕之夜的美丽景色,也蕴含了对爱情、时间和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陈匪石
朝代:清

陈匪石(1883-1959) 原名世宜,号小树,又号倦鹤。江宁人。早年就读尊经书院,曾随张次珊学词。入同盟会。又随朱祖谋研究词学,并入南社,编《七襄》刊物。据传译有《最后一课》(郑逸梅《南社丛谈》)。历任上海各报记者、中国大学、华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52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著有《旧时月色斋诗》、《倦鹤近体乐府》、《宋词举》、《声执》。
猜你喜欢

过张茅镇见饥民

土洞深沈土坑欹,田园枯旱废耕犁。

一身馁困浑无力,犹上高梯剥树皮。

(0)

灊峰老僧

南礼曹溪北五台,双眉覆面眼慵开。

不知僧腊今多少,庭桧参天手自栽。

(0)

悼王翁二首·其一

随分棺衾足掩身,不劳吊客叹家贫。

白头赢得青山葬,多少寒沙暴骨人。

(0)

题道士黄宇中小景·其八

多少全真去坐圜,原来与已不相关。

若非亲见张平叔,四百金丹也是閒。

(0)

再题松风阁

神鳌掣断黄金索,化作髯龙立槛前。

赑屃夜深相激搏,道人浑讶卧楼船。

(0)

送春一首

燕子莺儿不住鸣,催将春去可憎生。

今年已向燕山送,来岁还从何处迎。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