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公度之福建》
《送公度之福建》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棠阴犹在建溪矶,此去那论是与非。

若见白头尽敬,恐曾江岸识胡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gōngzhījiàn
táng / yuánzhěn

tángyīnyóuzàijiànlùnshìfēi

ruòjiànbáitóujìnjìngkǒngcéngjiāngànshíwē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建溪(jiàn xī)的意思:建筑水利工程。也指修建堤坝、河道等水利设施。

尽敬(jìn jìng)的意思:尽心尽力地敬重。

棠阴(táng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凉爽之处,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庇护。

头须(tóu xū)的意思:指头发、胡须等长出来的样子。

在建(zài jiàn)的意思:正在建设中,还未完工的意思。

翻译
棠树树荫仍然笼罩在建溪边的矶石上,从此离去哪还顾及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如果见到白发老者必须全心尊敬,恐怕他曾在江岸边认识胡威。
注释
棠阴:棠树的树荫,常用来比喻前人的德泽。
建溪矶:建溪边的矶石,建溪是一条河流的名字,矶指水边突出的岩石。
此去:从此离开,离去。
那论:哪还谈论,不在乎。
白头:白发,指老年人。
尽敬:完全尊敬,表示极大的尊重。
恐:恐怕,可能。
江岸:江边,河岸。
胡威:人名,古代清官的代表,这里泛指贤者或德高望重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送公度之福建》。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厚友谊。

"棠阴犹在建溪矶,此去那论是与非。"

这里描绘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景。棠阴指的是树荫,犹在则是在说那些熟悉的景物还在那里,而“此去”意味着朋友即将离开,“那论是与非”则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和无奈的态度。

"若见白头须尽敬,恐曾江岸识胡威。"

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若见白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长久,“须尽敬”表达了对朋友的尊重与思念。而“恐曾江岸识胡威”则透露出一丝忧虑,担心过去美好的时光可能因为某些外在因素而受到影响或破坏。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沉的友谊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徐君猷挽词

一舸南游遂不归,清江赤壁照人悲。

请看行路无从涕,尽是当年不忍欺。

雪后独来栽柳处,竹间行复采茶时。

山城散尽樽前客,旧恨新愁只自知。

(0)

还乡

自昔去先闬,乃今还故庐。

陇桑濡露外,岩桂遣风馀。

稍识乌衣巷,相过栗里舆。

感存横涕数,道旧愬杯徐。

水涸溪容耗,林残野气疏。

鸟喧晴处陌,烟宿暝时墟。

彭泽期归去,临邛喜第如。

击鲜无久慁,趋局畏官书。

(0)

山间

谷鸟鸣声滑,山云变态新。

清渠不没胫,亦有浣纱人。

(0)

中秋

不教收骨瘴江边,驱向胡沙著去鞭。

旧夺宫袍空独步,新餐官饭饱孤眠。

客程恰与秋天半,人影何如月倍圆。

犹是江南佳丽地,徘徊把酒看苍天。

(0)

一字至七字诗.书

书,凭雁,寄鱼。出王屋,入匡庐。文生益智,道著清虚。

葛洪一万卷,惠子五车馀。

银钩屈曲索靖,题桥司马相如。

别后莫暌千里信,数封缄送到闲居。

(0)

又送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

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

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

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