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妃入蜀》
《杨妃入蜀》全文
元 / 元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杨妃国祸根芽,刚道宫中解语花。

惯得禄山谋不轨,酿成中国乱如麻

马嵬坡下东风恶,龙凤旂前战士哗。

吹落海棠红满地,至今犹作画图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轨(bù guǐ)的意思:指行为不正当、背离正道的。

道宫(dào gōng)的意思:指道家的宫庭,也用来比喻人心灵纯净、远离尘世的境地。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国乱(guó luàn)的意思:指国家的政治、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国祸(guó huò)的意思:指国家的灾祸、祸端。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事件给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害或危害。

海棠(hǎi táng)的意思:指美丽而短暂的事物或景象。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祸根(huò gēn)的意思:指引起祸患的根源或根本原因。

龙凤(lóng fèng)的意思:指男女双全、夫妻和谐、完美的配对。

马嵬(mǎ wé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气势、声势势大威严,不可侵犯。

如麻(rú má)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像麻一样密集纷杂。

亡国(wá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灭亡或国家面临灭亡的危险。

杨妃(yáng fēi)的意思:指美貌的女子。

战士(zhàn shì)的意思:指参加战争并勇敢作战的人,也泛指为了某种事业而奋斗的人。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中国(zhōng guó)的意思:指中国这个国家,也可用来指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民。

作画(zuò huà)的意思:指绘画、创作艺术作品。

鉴赏

这首诗《杨妃入蜀》由元代诗人元淮所作,通过对杨贵妃与安禄山的关系以及马嵬坡事件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杨妃与唐朝衰败之间的关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色彩,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命运与国家兴衰的紧密联系。

首句“杨妃亡国祸根芽”,开篇即点明了杨贵妃与唐朝灭亡之间的因果关系,暗示她不仅是悲剧的主角,更是导致国家动荡的根源之一。接着,“刚道宫中解语花”一句,以“解语花”比喻杨贵妃的美貌与智慧,同时也暗含其在宫廷中的影响力,使得安禄山对其垂涎三尺,埋下了叛乱的种子。

“惯得禄山谋不轨,酿成中国乱如麻”进一步揭示了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的私情,以及这对情侣的阴谋活动如何最终引发了全国性的动乱。这一句通过“乱如麻”的形象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混乱。

“马嵬坡下东风恶,龙凤旗前战士哗”将镜头转向了马嵬坡之变,这里不仅有自然环境的恶劣(“东风恶”),更有士兵对杨贵妃的愤怒与反抗(“战士哗”)。这一场景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象征着权力更迭与民众情绪的爆发。

最后,“吹落海棠红满地,至今犹作画图夸”以海棠花的凋零象征着繁华的消逝,而“至今犹作画图夸”则表达了后人对这段历史的铭记与反思。这句话既是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也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再现了历史事件的细节,更深入探讨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者介绍

元淮
朝代:元   字:国泉   号:水镜   籍贯:抚州临川

抚州临川人,字国泉,号水镜。世祖至元初以军功显于闽。官至溧阳路总管。有《水镜集》。
猜你喜欢

得余德甫书二首·其一

使者自南来,投书报江渚。

把读沧波上,蛟龙作人语。

(0)

客夜

岁暮青山远,天空白雁残。

孤舟凌夜发,长剑共谁看。

鼓角高城急,星辰大地寒。

中宵起遥思,仓卒负渔竿。

(0)

简陆子和二首·其二

握手朱明过,惊心白露漙。

江平低雁翼,潮落进渔竿。

野色蘼芜净,秋声蟋蟀寒。

相思对新月,疑在异乡看。

(0)

即事六首·其四

虏骑纵横甚,将军转斗频。

两间迷白昼,万象失黄尘。

江海遂流血,弓裘岂着身。

招魂谁与赋,酒泪寄青蘋。

(0)

春夕同舒子房子子培访陆长庚别业

瞑色戎戎乱,春阴惨惨生。

孤村流水夜,一酌故人情。

雪积天愈白,江寒月较明。

纶竿吾欲把,颇怪楚渔惊。

(0)

皇甫别驾初至夜集得归字

君自何方至,怜才意久违。

朔云停暮屐,汉月照春衣。

江左时名重,人间雪调稀。

灯前出瑶草,坐客不能归。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