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提学留精舍三日别去诗以寄之》
《张提学留精舍三日别去诗以寄之》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欲尽平生语,匆匆客又东。

山中三夜月,江上片时风。

荒径芟方始寒泉汲未穷。

逢人询我病,莫论著书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匆匆(cōng cōng)的意思:匆忙、急忙。

方始(fāng shǐ)的意思:方才开始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论著(lùn zhù)的意思:指论述、著述的书籍或文章。

片时(piàn shí)的意思:非常短暂的时间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生语(shēng yǔ)的意思:指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方式,形容语言生动有趣、富有表情。

时风(shí fēng)的意思:指时代的潮流和风尚。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为张提学在精舍停留三日后离别所作。邵宝以深情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

首联“欲尽平生语,匆匆客又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不舍与离别时的匆忙。诗人想要倾诉平生的种种,但友人却不得不匆匆离去,东行而去,留下的是深深的遗憾和无尽的思念。

颔联“山中三夜月,江上片时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山中的夜晚,月光洒满大地,江面上微风吹过,虽只是片刻,却让人心生感慨,仿佛是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惋惜。

颈联“荒径芟方始,寒泉汲未穷”,描绘了友人离去后,诗人独自面对荒径与寒泉的情景。芟除荒径意味着开始新的生活,而寒泉的汲取则象征着对生活的不懈追求。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也暗含了对友人离去后孤独与寂寞的感怀。

尾联“逢人询我病,莫论著书功”,则是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担忧与思念。他担心友人在外会遇到困难或疾病,希望友人能够平安健康,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著作成就,而是要注重实际的生活与健康。这一句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浪淘沙.客阳邱,暮闻弦索,同丁药园赋

判谢却韶华。细雨梨花。女郎山下梦还家。

六亩屏欹三径掩,不似天涯。庭树欲栖鸦。

渐暝窗纱。四弦何处拨琵琶。

拍遍伊凉惊入破,飒飒风沙。

(0)

贺新凉.雨中晓发南谷,用蒋竹山韵

几阵鸡鸣了。听潇潇、雨声不住,天光渐晓。

料理行装催早发,多是崎岖山道。

况秋潦、行人更少。

夹路山花如堆锦,载秋光不尽车箱小。

丹砂颗,缀酸枣。长空不肯阴云扫。

荡烟丝、垂杨处处,凉蝉嘶老。

禾黍披离高原上,一夜西风吹倒。

涨溪水、孤村环抱。

转过云岗回头望,认依稀、高岭横天杪。

云又起,四山杳。

(0)

燕山亭.清明后一日,用曝书亭《清明日饮杏花下》韵

已过清明,社燕初来,风信几番吹透。

红了杏花,白了梨花,绿遍池塘杨柳。

恰恰娇莺,听帘外、新簧圆溜。依旧。

到乍试春衣,海棠时候。

不是旧时人面,奈多病多愁,花能知否。

鬓丝禅榻,寂寞闲窗,堪笑有花无酒。

意懒心慵,偏遇者、困人长昼。回首。

春渐老、花飞渡口。

(0)

醉太平.四女仲文索题戏婴图

雕阑月明。梅花韵清。竹枝满地纵横。听儿童笑声。

风庭露庭。谁家弟兄。人间至乐真情。兆多男戏婴。

(0)

蓦山溪.慈溪看捕鱼作

垂杨枝外,一片桃花水。

临水野人家,好生涯、叉鱼活计。

疏篱草舍,三五自成村,称鱼市,儿童戏,也效叉鱼技。

飞花万点,乱卷东风起。

晒网趁斜阳,射金波、落霞影里。

言斤论两,鱼价细评量,同妇子,谋生耳,此外无余事。

(0)

凄凉犯.题秋窗染翰图

愁难寄托。萧条甚、情丝怎系离索。

美人去后,余香尚在,袖稍襟角。罡风最恶。

未必算、卿卿福薄。忆当初、修嫭连娟,肠断旧标格。

不堪回首处,霜陨秋荷,钗分金雀。

姗姗月底,待招来、望中魂魄。

未了今生,或能够、来生会著。

散花人、结习空时无所缚。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