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询我病,莫论著书功。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为张提学在精舍停留三日后离别所作。邵宝以深情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
首联“欲尽平生语,匆匆客又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不舍与离别时的匆忙。诗人想要倾诉平生的种种,但友人却不得不匆匆离去,东行而去,留下的是深深的遗憾和无尽的思念。
颔联“山中三夜月,江上片时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山中的夜晚,月光洒满大地,江面上微风吹过,虽只是片刻,却让人心生感慨,仿佛是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惋惜。
颈联“荒径芟方始,寒泉汲未穷”,描绘了友人离去后,诗人独自面对荒径与寒泉的情景。芟除荒径意味着开始新的生活,而寒泉的汲取则象征着对生活的不懈追求。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也暗含了对友人离去后孤独与寂寞的感怀。
尾联“逢人询我病,莫论著书功”,则是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担忧与思念。他担心友人在外会遇到困难或疾病,希望友人能够平安健康,不要过于关注自己的著作成就,而是要注重实际的生活与健康。这一句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凉.雨中晓发南谷,用蒋竹山韵
几阵鸡鸣了。听潇潇、雨声不住,天光渐晓。
料理行装催早发,多是崎岖山道。
况秋潦、行人更少。
夹路山花如堆锦,载秋光不尽车箱小。
丹砂颗,缀酸枣。长空不肯阴云扫。
荡烟丝、垂杨处处,凉蝉嘶老。
禾黍披离高原上,一夜西风吹倒。
涨溪水、孤村环抱。
转过云岗回头望,认依稀、高岭横天杪。
云又起,四山杳。
燕山亭.清明后一日,用曝书亭《清明日饮杏花下》韵
已过清明,社燕初来,风信几番吹透。
红了杏花,白了梨花,绿遍池塘杨柳。
恰恰娇莺,听帘外、新簧圆溜。依旧。
到乍试春衣,海棠时候。
不是旧时人面,奈多病多愁,花能知否。
鬓丝禅榻,寂寞闲窗,堪笑有花无酒。
意懒心慵,偏遇者、困人长昼。回首。
春渐老、花飞渡口。
蓦山溪.慈溪看捕鱼作
垂杨枝外,一片桃花水。
临水野人家,好生涯、叉鱼活计。
疏篱草舍,三五自成村,称鱼市,儿童戏,也效叉鱼技。
飞花万点,乱卷东风起。
晒网趁斜阳,射金波、落霞影里。
言斤论两,鱼价细评量,同妇子,谋生耳,此外无余事。
凄凉犯.题秋窗染翰图
愁难寄托。萧条甚、情丝怎系离索。
美人去后,余香尚在,袖稍襟角。罡风最恶。
未必算、卿卿福薄。忆当初、修嫭连娟,肠断旧标格。
不堪回首处,霜陨秋荷,钗分金雀。
姗姗月底,待招来、望中魂魄。
未了今生,或能够、来生会著。
散花人、结习空时无所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