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福庆(fú qìng)的意思:福气喜庆,幸福吉祥。
歌啸(gē xiào)的意思:形容歌声或啸声高亢激昂。
鸡豚(jī tún)的意思:指鸡和豚,泛指家禽和家畜。
灵风(líng fē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才智出众。
炉烟(lú yān)的意思:指炉灶上冒出的烟,比喻有功无名或者功劳被埋没。
门径(mén jìng)的意思:指通往目的地的途径或方法。
年丰(nián fēng)的意思:年年丰收,年景丰盛,形容农作物或收入丰富。
祈福(qí fú)的意思:祈求好运、福气或神灵保佑
社日(shè rì)的意思:社日指的是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称为“立夏”,表示夏季开始。
巫阳(wū yáng)的意思:指巫山之阳,比喻显贵、权贵的地位。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应感(yìng gǎn)的意思:指对某种情感或事物产生共鸣或感受。
烛影(zhú yǐng)的意思:烛影指的是烛光下的影子,比喻微小的事物或人物在大事物或人物的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瑾所作的《罗江神祠》描绘了一幅古朴而庄重的祭祀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土祠前祈福庆年的虔诚与热烈气氛。
首联“土祠祈福庆年丰,歌啸巫阳荐祀同”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在土祠中进行的祈福仪式,以庆祝丰收之年,并且与巫阳的祭祀活动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一奠神惟迎社日,半竿旗不饱灵风”进一步描绘了祭祀的具体情景。通过“一奠神”和“迎社日”的描述,展现了对神灵的恭敬与迎接,而“半竿旗不饱灵风”则以形象的比喻,表现了祭品的丰盛与祭风的和煦,营造出一种和谐与祥瑞的景象。
颈联“鸡豚颂里炉烟碧,箫鼓声中烛影红”则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通过“鸡豚颂”、“炉烟碧”、“箫鼓声”和“烛影红”,生动地再现了祭祀现场的热闹与庄严,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
尾联“拜祝此时须应感,莫嫌门径有苔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神灵感应的期待,同时也对神祠环境的自然生长表示了理解和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神灵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