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章序臣二首·其一》
《酬章序臣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梢摇落雪飞花,谁传江梅我家

曾把数枝分暗馥,要催群卉助光华

高吟两绝那容继,胜赏双清蔑以加。

不世情应委曲十年留滞天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世(bù shì)的意思:形容非常罕见、出类拔萃的人或事物。

飞花(fēi huā)的意思:形容花朵在风中飘舞,也比喻文字、武艺等技能的高超。

高吟(gāo yín)的意思:高声吟诵诗文。

光华(guāng huá)的意思:光彩耀眼的气质或光辉的光芒。

江梅(jiāng méi)的意思:比喻人的性格或心情像江梅一样坚韧不拔,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留滞(liú zhì)的意思:停滞不前,无法前进或发展。

梢摇(shāo yáo)的意思:指植物的末梢因风摇动。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双清(shuāng qīng)的意思:双清指的是清廉、清正的意思。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委曲(wěi qū)的意思:指因为某种原因而违背自己的意愿,委屈自己,忍气吞声。

我家(wǒ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或家族。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枝分(zhī fēn)的意思:分散,分开

鉴赏

这首诗是王之道在宋代创作的,名为《酬章序臣二首》中的第一首。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

“风梢摇落雪飞花”一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花瓣随风飘落的情景,既表现了春天万物更新的生机,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寂。接下来的“谁传江梅到我家”,则是诗人表达对远方美好的向往与渴望。

"曾把数枝分暗馥,要催群卉助光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花卉的细心呵护和期待它们共同绽放光彩的愿景。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

“高吟两绝那容继,胜赏双清蔑以加”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在大自然中高声歌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那容继"可能指的是继续这种美好的状态,而"胜赏双清"则是对眼前景象的高度评价。

最后,“春不世情应委曲,十年留滞在天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但又易逝的感慨,以及自己长时间留连于某地未能离去的无奈。这里的“委曲”可能意味着对春天美景的珍惜和不舍,而“十年留滞在天涯”,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时光流逝、难以挽回的感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流逝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咏案头四俊.马肝砚

一贡西支路八千,端溪无石玉还坚。

龙媒带雨滴秋月,霜兔和云染翠烟。

凤咮山荒幽草合,雀台春老野花妍。

丹砂不用医繁鬓,留尔芸窗勖草玄。

(0)

西楼晚眺

向晚登高楼,帘閒楼上头。

白烟凝野水,望断使人愁。

(0)

扫花游/扫地游

柳丝曳绿,正豆雨初晴,水天朱夏。石榴绽也。

看猩红万点,倚亭敧榭。锁闼深中,料想酒阑歌罢。

日将下。是那处藕花,香胜沈麝。窗外风竹打。

似戛玉敲金,送声潇洒。共观古画。

唤石鼎烹茶,细商幽话。宝鸭烟消,天外新蟾低挂。

凉无价。又丁东、数声檐马。

(0)

卜算子·其二

凉气入熏笼,暗影敧花砌。

紫玉谁人三弄寒,细吹断、江梅意。

花底湿春衣,隔坐风轻递。

却笑笙箫缑岭人,明日偷垂泪。

(0)

次韵范才元中秋不见月

不见中秋月,长吟五字城。

浮云有底急,清影可怜生。

残夜四更句,故人千里情。

与君同怅望,天上自分明。

(0)

题竹轩·其一

老僧真好事,种竹绕禅房。

月出窗扉静,风来巾屦凉。

清香泛兰芷,幽韵咽笙簧。

何日林间去,归欤兴未忘。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