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二首·其二》
《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崔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记得诗狂欲发时,鄱阳湖里月明知

人为桓伊笛,自捲秋芦片叶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明知(míng zhī)的意思:明明知道,明明清楚。

鄱阳(pó yáng)的意思:

(1).地名。 春秋 楚 番 邑, 秦 置 番县 , 汉 改 鄱阳县 。今改 波阳县 ,在 江西省 东北部。《史记·楚世家》“ 吴 復伐 楚 ,取 番 ”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括地志》:“ 饶州 鄱阳县 , 春秋 时为 楚 东境, 秦 为 番县 ,属 九江郡 。 汉 为 鄱阳县 也。”《文选·左思<吴都赋>》:“ 鄱阳 暴謔,中酒而作。” 刘逵 注:“ 鄱阳 人俗性暴急。” 明 李梦阳 《豆莝行》:“ 鄱阳 十日路断截, 庐山 百姓啼寒饿。”
(2).指 鄱阳湖 。 明 徐祯卿 《彭蠡》诗:“茫茫 彭 蠡 口,隐隐 鄱阳 岑。”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诗狂(shī kuáng)的意思:指对诗词痴迷、热爱到疯狂的程度。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阳湖(yáng hú)的意思:指阳光明媚、湖泊宽广的地方,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桓伊笛(huán yī dí)的意思:桓伊笛是一个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的成语。它用来形容某人的才能如同桓伊笛一样,出类拔萃。

鄱阳湖(pó yáng hú)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规模庞大、辽阔广泛。

翻译
每当我想放纵诗兴的时候
鄱阳湖中的明月似乎也知晓
注释
诗狂:形容诗人的创作欲望强烈。
觅:寻找。
桓伊笛:桓伊,东晋名士,善吹笛,此处借代高超的音乐。
自:自己。
秋芦:秋天的芦苇,象征萧瑟或寂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崔鶠在情绪激昂、诗兴大发之际,独自一人在鄱阳湖边的场景。他明知道湖中的明月能感知他的情感,却找不到知音来吹奏桓伊笛,桓伊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音乐家,这里借以象征高妙的音乐。于是,他只好自己动手,拿起一片秋芦叶,卷起简单的乐器,自我陶醉地吹奏起来。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自我慰藉之情。

作者介绍

崔鶠
朝代:宋

崔鶠(yǎn),元佑进士,任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司户参军、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宣和六年(1124)起用为宁化军(治所在今山西静乐北宁化)通判,召为殿中侍御史。宋钦宗即位,以谏官召用,上书论蔡京之奸时,曾论及当时的文禁:“若苏轼、黄庭坚之文章,范镇、沈括之杂说,悉以严刑重赏,禁其收藏。其苛锢多士,亦已密矣。”而此时北宋垂亡矣。他深知局势难以挽回,“每叹天下事不可为”(吕本中《师友杂志》),不久得挛疾而卒。
猜你喜欢

题李遂卿画二首·其一春鹅杏花

高堂暮冬见杏花,的皪满树开丹砂。

生香丽色晓浮动,春风夜到仙人家。

名园题诗昔时见,曲江烟晴江色变。

两鹅新乳出花间,白雪红云光眩转。

野人爱酒兼爱鹅,持酒寻常花下歌。

客中看画色惆怅,春风尔来独奈何。

(0)

秋日登石头城

登临未惜马蹄遥,古寺秋高万木彫。

废馆尚传陈后主,断碑犹载晋南朝。

年深辇路埋花径,雨坏山墙出翠翘。

六代兴亡在何许,石头依旧打寒潮。

(0)

扫花游.汴堤柳

落花天气,正弱缕飘金,低枝弄翠。春风十里。

又年年攀折,相看憔悴。和雨和烟依旧,长条踠地。

相思碎。■燕语莺啼,春梦醒未。度番风廿四。

恨走马章台,飘零身世。韶光弹指。

纵游丝十丈,春情谁系。千劫兴亡,都付汴堤流水。

思往事。最消魂,杜鹃声起。

(0)

高山流水.寄桐城马通白先生其昶。步梦窗韵

梦痕日日数花风。满城山、春气葱葱。

三载故人书,南天路隔烟鸿。衰颜似、病叶霜红。

亡新世,江上经时鼓角,浩劫乌栊。

剩人间弃妇,血滴泪珠浓。山中。

研朱点周易,今莫问、汉馆隋宫。

坊径委铜驼,尽绿乱草茸茸。后千秋、且付天工。

龙眠翠,聊守方姚故册,断送龙钟。

忆宣南万念,如雪比僧慵。

(0)

望江南.本意·其十五

江南好,绣帅出针神。

雾鬓湘君波窈窕,云幢大士月空明。刻画类天成。

(0)

西江月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

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