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留雁》,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方春辞涨海,未雪至炎州”两句,诗人描绘了春天时节,大雁从寒冷的海域迁徙到温暖的南方地区的情景。这里的“涨海”指的是南海,而“炎州”则泛指南方炎热的地区。大雁在春天离开寒冷的北方,飞往温暖的南方过冬,这是一年四季自然循环的一部分。
接下来,“南国无人射,菰芦最可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大雁的同情和赞美。在南方的广阔天地中,没有猎人射杀它们,大雁可以在菰芦(一种水生植物)丛中找到安全的栖息地。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理解,也流露出对生命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留雁》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物迁徙现象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对和谐共生、自然之美的颂扬。诗中蕴含着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自然观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怀奉呈纯父
去年三月出京关,汴水东奔不可宽。
今岁此时还逆旅,牡丹开尽未曾看。
春风祇管添须发,世事争来触肺肝。
传语百忧休恣横,已因泉石著南冠。
呜呼行为闽寇屡动州郡无兵而作
君不见熙宁宰相经纶苦,不肯养兵累神武。
多时州郡罢招军,欲责耕民为战伍。
诏书一日下九天,守令宣布周乡田。
十家嗟吁百家和,父子握手悲残年。
干戈不与锄耰杂,此道几回轮历甲。
未能井牧似三王,何用匆匆谋混合。
舆情有幸闻旒扆,敛鼓收旗防怨谤。
尔来下国稍自安,其奈兵防已颓毁。
大城有兵不千百,小城更少几许力。
一夫窃发数县惊,坐恐饥癯皆盗贼。
承平久矣称繁富,儒生枉被高谈误。
同声敷奏尽哀矜,引手施行皆耗蠹。
居不得宁辑,财安能充裕。
呜呼,争得略如开元姚宋之民人,万里东南开夜户。
《呜呼行为闽寇屡动州郡无兵而作》【宋·吕南公】君不见熙宁宰相经纶苦,不肯养兵累神武。多时州郡罢招军,欲责耕民为战伍。诏书一日下九天,守令宣布周乡田。十家嗟吁百家和,父子握手悲残年。干戈不与锄耰杂,此道几回轮历甲。未能井牧似三王,何用匆匆谋混合。舆情有幸闻旒扆,敛鼓收旗防怨谤。尔来下国稍自安,其奈兵防已颓毁。大城有兵不千百,小城更少几许力。一夫窃发数县惊,坐恐饥癯皆盗贼。承平久矣称繁富,儒生枉被高谈误。同声敷奏尽哀矜,引手施行皆耗蠹。居不得宁辑,财安能充裕。呜呼,争得略如开元姚宋之民人,万里东南开夜户。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467c6a73052dc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