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正上人求书》。诗中描绘了一位僧侣(正上人)寻求书法作品的情景,通过诗句展现了其内心的平静与修行的坚定。
首句“火灭窗晴冷似冰”以“火灭”象征修行过程中的热情消退,留下内心的冷静与清明;“窗晴”则暗示了外界环境的明亮与宁静,营造出一种内心与外在和谐共存的氛围。“冷似冰”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冷静与超然,仿佛在严寒中保持了生命的活力。
次句“随时活计自脩行”表达了正上人日常生活的修行态度,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坚持自我修炼,体现了佛教中“行住坐卧皆是道”的理念,即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修行的机会。
后两句“客来若问真消息,只有观音自证明”则揭示了正上人对于修行成果的自信与谦逊。面对来访的客人,他不急于解释或炫耀,而是以观音菩萨作为自己的见证者。这里不仅体现了对佛法的信仰,也表现了对自身修行成果的坚定信念和对他人理解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正上人在修行路上的自我探索与自我超越,以及对佛法真理的追求与坚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选冠子·其一
倦听蛩砧,初抛纨扇,隔浦乱钟催晚。
湘蒲簟冷,楚竹帘稀,窗下乍闻裁剪。
倦柳梳烟,枯莲蘸水,芙蓉翠深红浅。
对半床灯火,虚堂凄寂,近书思遍。
夜漏永、玉宇尘收,银河光烂。梦断楚天空远。
婆娑月树,缥缈仙香,身在广寒宫殿。
无奈离愁乱织,籍酒销磨,倩花排遣。
渐江空霜晓,黄芦漠漠,一声来雁。
贺新郎.和刘潜夫韵
晓梦莺呼起。便安排、诗家厨传,酒家行李。
点检花边新雨露,春在万家生齿。
道官似、锦溪清驶。
但便有人耕绿野,正不妨、鼓吹频来此。
方觅句,且夷俟。画桥西畔多春意。
记年年、曾来几度,落花流水。
行到水穷云起处,依约辋川竹里。
兴未属、王孙公子。
料想明年端门里,有传柑宴罢黄封醉。
肯回首,万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