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法宝寺》
《法宝寺》全文
宋 / 周文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细竹千竿殿影斜,龙颜曾此著袈裟

寺楼杳杳声度,疑有宫娥出晚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o
sòng / zhōuwén

zhúqiān竿gān殿diànyǐngxiélóngyáncéngzhejiāshā

lóuyǎoyǎozhōngshēngyǒugōngéchūwǎnhuā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宫娥(gōng é)的意思:指宫廷中的美女。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龙颜(lóng yán)的意思:指皇帝的威严和尊严。

声度(shēng dù)的意思:指声音的大小或响亮程度。

颜曾(yán zēng)的意思:指人们过去的言行或事迹令人敬佩,值得效仿。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翻译
成排的细竹斜映着佛殿的影子
这里曾有龙颜(指皇帝)身披僧衣的身影
注释
细竹:细长的竹子。
殿影:佛殿的影子。
龙颜:皇帝的面容或代指皇家。
袈裟:佛教僧侣穿的长袍。
寺楼:寺庙的楼阁。
杳杳:深远、隐约。
钟声:寺庙的钟声。
宫娥:古代宫廷中的女子。
晚花:形容夜晚或傍晚时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寺庙景象。"细竹千竿殿影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周围翠竹成林,夕阳斜照,竹影斑驳,显得寺庙庄重而清幽。"龙颜曾此著袈裟",暗示了这座寺庙与历史上的某位重要人物有关,可能是皇帝或高僧,他们曾在此身披佛衣,增添了寺庙的神圣感。

"寺楼杳杳钟声度",通过远处寺楼传来的悠扬钟声,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氛围,仿佛时间在钟声中缓缓流淌。"疑有宫娥出晚花",最后一句则带有一丝想象和诗意,让人联想到宫中的女子或许在暮色中走出,如花般悄然,为这静寂的寺庙增添了一抹生动的人间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富有想象力的描绘,展现了法宝寺的宁静之美,以及其背后的历史与传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周文璞

周文璞
朝代:宋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松花

偃蹇不入俗,随春也作花。

高攀许樵子,轻扫落僧家。

功用虽非药,风标正似茶。

秋风收子食,辟谷胜胡麻。

(0)

戏赠牛女

掷果久怜潘岳好,投梭不放幼舆痴。

彩云似扇羞郎面,新月如弓学妇眉。

喜鹊成桥终有别,阳乌出海且教迟。

如何自古占天者,不说经躔有动移。

(0)

读方元善落花诗有感·其二

次第花开次第飞,总堪饮酒与吟诗。

绝怜新绿光如沃,何必繁英尽在枝。

(0)

和用之题剡雪·其二

两岸青山一水流,蓑衣不著雪为裘。

安道只应深树里,青山不见便回舟。

(0)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其三

雪中点缀精神好,月下横陈骨格真。

更有风烟生别恨,隔帘遥望李夫人。

(0)

游承天望广德湖

桃源二月春风起,是处秾华有桃李。

调笑闻声不见人,游人只在华山里。

华山逋客来何迟,隐隐茶林隔烟水。

满眼相思寄碧云,独立城南望山觜。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