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号天籁怒,雷引雨声长。
但喜书帷润,那知酒斝凉。
从流(cóng liú)的意思:从中流而上。
号天(hào tiān)的意思:号天意为叫嚣天地,声势浩大,指某人声音之大,气势之盛。形容某人豪情万丈,声势浩大。
霁色(jì sè)的意思:霁色指的是天空在雨后放晴时的明亮和清澈的颜色。
流俗(liú sú)的意思:流行的习俗或风尚
书帷(shū wéi)的意思:指书籍的帷幕,比喻读书学习的氛围或环境。
松篁(sōng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心地慈善。
天籁(tiān lài)的意思:指非常美妙动听的声音或音乐。
通介(tōng jiè)的意思:
通达耿介,有操守。 蔡梦弼 《杜工部草堂诗话》卷一引 宋 苏轼 诗:“风流自有高人识,通介寧随薄俗移。”
醒松(xǐng s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从梦中醒来或恍然大悟。
夜光(yè guāng)的意思:指在黑暗中发出光亮,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指引或帮助。
月露(yuè lù)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辉透过云层或树枝的缝隙透露出来,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端倪或事情已有迹象发生。
这首诗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生机。"风号天籁怒,雷引雨声长",通过"号"和"引"两个动词,生动展现了风的呼啸和雷鸣的连绵,形象地刻画出雨势之大。诗人欣喜于书斋之内,书香与雨声交织,润泽心田,"但喜书帷润"表达出对知识的热爱和宁静心境。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个人享受,他意识到"那知酒斝凉",暗示着即使在饮酒之时,也未忘却外界的变化。"夜光宜月露",以月光与露水相映,增添了清冷的氛围,而"霁色醒松篁"则描绘雨后天晴,松竹显得更加清新,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最后,诗人以"通介从流俗,徐公自有常"作结,表明自己虽然身处世俗之中,但仍坚守自我,保持着如徐公般的高尚品格,不随波逐流。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个人的内心世界,又展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公孙歌虞殡,庄生称绋讴。
挽歌续遗响,百代良悠悠。
滥觞一以溢,遂作滔天流。
有死必有挽,庶人达王侯。
三良与田横,古罕今何稠。
惜哉操觚士,半为谀墓谋。
徇俗苦难免,拒物恒招尤。
毫端有造化,万物自春秋。
纯冕与猎较,孔圣亦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