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分行(fēn háng)的意思:指在行列中分开或分散,指行列不整齐或人群分散。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高岗(gāo gǎng)的意思:指在工作中贪图个人私利,对集体不负责任的行为。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弧矢(hú shǐ)的意思:指箭或弓弦所形成的弧形。
荒冢(huāng zhǒng)的意思:指荒废的坟墓或荒芜的墓地。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客行(kè xíng)的意思:指客人的出行或旅行。
秣马(mò mǎ)的意思:指给马匹喂食,比喻给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质条件。
前古(qián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事物或人物,通常用来形容古老、遥远的时代。
驱马(qū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前进,比喻推动事物发展或进展。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生事(shēng shì)的意思:指无故引起麻烦、争端或纠纷。
石兽(shí shòu)的意思:指坚硬如石头般不易改变的本性或习性。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随俗(suí sú)的意思:按照社会风俗习惯行事,顺应众人的做法。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西都(xī dōu)的意思:指长期被战乱蹂躏,处于混乱状态的地方。
行日(xíng rì)的意思:指一天的行程或活动。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许昌(xǔ chāng)的意思:指许下的承诺或许诺,却没有兑现。
烟水(yān shuǐ)的意思:指炊烟和河水,也泛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饮食(yǐn shí)的意思:指吃喝男女,即男女都需要吃饭喝水,是生活的基本需求。
有志(yǒu zhì)的意思: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原田(yuán tián)的意思:指田地原本的状态,比喻事物最初的样子或本来的面貌。
肢体(zhī tǐ)的意思:指肢体、身体的各个部分。
志行(zhì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志向和行为。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行动。
- 翻译
- 旅人向阳翟进发,策马攀登高山岗。
众多山脉环绕着西京,回头远望许昌城。
肥沃的田野秀丽又湿润,沿途烟波浩渺分道而行。
荒废的坟冢躺卧着石兽,古老的祠堂只剩残破的画墙。
我离家越来越远,眼前的风景不再是故乡。
随当地风俗勉强进食,只为求得身体强壮。
孩子生来就与弓箭为伴,胸怀大志要走遍四方。
喂饱马匹探寻古迹,我将追寻历史的兴衰更迭。
- 注释
- 客行:旅行。
趋:趋向。
阳翟:古地名,今河南禹州。
驱马:驾驭马匹。
高岗:高地。
群山:众多山脉。
拱:环绕。
西都:西京,指长安。
瞰:俯瞰。
许昌:古地名,今河南许昌。
原田:平原上的田地。
秀且润:美丽且丰润。
烟水:雾气和水面。
分行:分开前行。
荒冢:荒废的坟墓。
石兽:墓前的石雕动物。
古祠:古老的祠堂。
摧画墙:残破的壁画。
日已远:距离渐远。
风物:景色。
随俗:顺应习俗。
肢体强:身体强壮。
儿生事:孩子的生活。
弧矢:弓箭。
行四方:周游各地。
秣马:喂饱马匹。
访前古:探访古代遗迹。
兴亡:兴衰历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阳翟道上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怀旧与探求历史的主题。开篇“客行趋阳翟,驱马登高岗”两句,以动作开始,设置了一种旅途中的情境,同时通过“高岗”的高度,诗人将视野扩大到更广阔的范围。
接着,“群山拱西都,回首瞰许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这里的“群山”和“西都”、“许昌”,都是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地点,它们不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
第三、四句“原田秀且润,烟水远分行。荒冢卧石兽,古祠摧画墙”则将景象转向田野和废墟。这两句中,“原田”的美丽与“烟水”的远行,形成鲜明对比,而“荒冢”、“石兽”、“古祠”等,则是历史的遗迹,带有浓厚的岁月痕迹。
诗人在最后几句“我行日已远,风物非故乡。随俗强饮食,所求肢体强。儿生事弧矢,有志行四方。”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旅途中的适应与坚持。这里,“日已远”和“非故乡”,是诗人对于流转时间和空间的感慨,而“随俗”、“强饮食”则是旅途生存的需要。
最后两句“秣马访前古,吾将问兴亡。”则表明了诗人的历史探求之心。他不仅在自然景观中寻找美,而且还想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探访来理解过去的兴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与历史探索的交织,展现了一个深邃而富有哲理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